如何研读阳明心学

标签:
文化赵明生太原国学讲座道德经阳明心学107车友会 |
分类: 小札 |

一,

二,王阳明心学讲座主要内容
——赵明生
一,王阳明是集儒释道三学于一体的大儒家,也是知行合一真正实践者,成功者。
二,王阳明的人生非常坎坷,但他却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淡然处之,以一颗执着的心探究真理,最后找到了天地之心,开创了一门智慧的学问。
三,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却不扬德,不居功,只传真言,这在中国千年历史上绝无仅有,与孔子一样伟大。
四,王阳明心学之伟大,承前绝后,影响了中国国明代之后的历史发展。但在近期却被斥为唯心主义而受到批判,沉寂多年,实是中华文明之一大损失。
五,探究王阳明心学的本质,必须先把心放平,把杂念放下,必须躬身实践,不可只在理论上去研究。否则,永远理解不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之真理。
六,现在的好多专家对王的研究大都是从哲学、历史、思想、军事方面入手的,很少有从真正的心上入手,而这正好是王阳明心学之核心。当年王阳明心学难以让弟子们准确解理的原因也在这里:不实修,不修心,难以进入心灵的深处。
七,用心为人和做事,效果绝对和用功夫做事不一样。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区别就在这里。
八,什么是心?心分先天心和后天心。先天心又和道心(天心)、物心一样。如何认识它们?静心是第一步,养心是第二步,修德是第三步。
九,天心、物心和人心三心合一,三心本一。只有三心相合了,才会有非凡智慧出现。否则,还只是后天浅层次的思维与判断。对后天之心的研究,不属于王阳明的心学范畴。
十,万物有理,朱熹所言之理便是天心。“存天理”,即存天心,天心是天地正道。“灭人欲”,就是去掉后天之一切欲望。朱熹从外入手,王阳明嫌麻烦,一下证悟从内入手,直指生命本性。这是顿悟,远比朱熹的渐悟来得快。就似惠能和神秀。
十一,
十二,如果你坚持边静坐修心,边研读王阳明,半年后,就会感觉阳明心学其实非常简单。格物,就是格心。至良知,就是找到原本存在的真心。找到了,你便会发现心外真的无物。无不是没有,而是虚空,对你而言无多大意义。心是天地,是宇宙,是万物。格明了心,万物皆明。
十三,知行本是一体,或一体两面,不分前后,不可分离。知行合一是一元论,不是二元论。这个哲学观必须清楚且建立起来。万物唯心所造,你若承认了这一哲学观,王阳明心学的本质就一目了然。
十四,教大家一招心学之术,心静半个小时后,和家里你每天精心养育的那朵花对话,看心灵有啥反映。如果啥也没有,王阳明心学你还是先别学为好,先去静心吧。这就是最为典型的知行合一的具体运用。
十五:我二十多天写了两本书,就是放在大家眼前的《明眼看台湾》和《西藏寻佛》,每本都有二十四五万字,工作、家庭都不误,就是在心学的指导下进行的。
三,学员心得:
外来学员:
赵老师,您好!我刚到家(介休),有缘相识是一份荣幸,有幸聆听与感悟是一份指引。我愿致力于文化与心理的探求,领悟与修行的体验,请求老师的指导与引领。诗意人生用心方可领略,文化经典知行方可悟道。感恩明师国学,感恩明阳心学。
主持人:
轻灵时轻灵,厚重时厚重。明生老师的才学真是随心所欲的境界。心之力,果不同反响。钦佩并笨拙修习中……
弓先生:
记得台湾的国学大师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中说过,一切绘画艺术,尤其是国画,要遵循老庄哲学道法自然。也谈到技与艺的区别,技就是一种技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而艺是艺术,先天本身有这中潜质,通过后天激发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质而成为艺术家。佛家讲的空,再与今天听到的赵明生老师的心学,感觉到与自己本来的自我好像是越来越近了,程朱的格物是,就是把万事万物中的理一一研究透彻,格物穷里。阳明的格物,是在格心中的物,也就是把我们心中的种种错误以及不良的欲望,情绪,观念,意识,思想等通通改正过来。追寻内心世界那个本来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