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

标签:
文化国学赵明生我不相信 |
分类: 随笔 |
“所谓的儒释道,顺序排错了,应该是释道儒,儒家就不是个学问,众人闹起来的一团杂七杂八的东西。”
“过去根本没有什么国学,五四时是全力提倡科学,到现在国学反成时尚了。国学能吃饭吗?能把卫星送到太空吗?”
“所谓的国学,就是中国人自大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文化,弱小时,根本没有啥国学……”
……
吃早饭时,与几位同事在一起闲聊,因他们都知道本人研究国学,便相互调侃起这个话题来。虽是调侃,却也表现出当下国人对国学的一些看法。闻此,心有戚戚然:国学的普及,为时远矣,国学的力量发之艰矣。
有关国学的话题太大,一时里不好讲透,就几个最为简单的逻辑思维与常识再追问一下。
国学到底是什么,真的没几个人能解释清楚。这一名词的出现,也恰恰在是中华民族国运日下,动荡混乱,民不聊生的清末民初。当初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想让国人在社会动荡之际,东西方文化冲撞之间,民族日渐衰弱的关键时,能好好把握这一生死大根,进而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振兴中华。能说清它具体概念与内涵者,实是不易。但是,说不清,不代表就是错的,不对的,落后腐朽的。从另一方面说,它正好证明你水平不够,能力很差。
如果现在我们这样发问:什么不是国学?当你真正把不是国学的东西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时,你便知道什么是国学了;同时,你也会对国学大加惊叹的。
如眼前于单位餐厅吃饭,左右手各托一盘,稀饭与馒头分别盛于食皿,点头互谓,相对而坐,右手拿筷,分餐而食,低声相谈,食毕相告,慢用致意,礼貌相待,举止有度,便是国学之一表现。五经之一《礼记》里,便有这样的要求。
国学是点点滴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日月,早就把它无声地融化在我们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个举止言谈中了,想脱离?难,想否认,更难。
国学是一团粥。这个比喻有一定道理,但这碗粥并不是随便把大豆、高粱、葡糖、小米往锅里一放,加水熬做出来的,有它特别的制作过程与要求,是经由千百代人百谋思虑总结发明而来的一种美食文化与结晶,它选用食材考究,物性需相配相生,五行搭配合理,色香味状养俱全,食用时间及食量的要求等等,这样便有了八宝粥、腊八粥、山药粥、山药粥、皮蛋瘦肉粥……这些数之不尽的中华美食。而中华饮食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其食材用料、营养搭配、制作工艺、花样特色、名称功效、食用餐具、制作主人,无一不有大的讲究,这些,正是国学之具体体现。这碗粥,我们做得精致,喝得舒服,食得入法,其根本在于有天地人合一这大道之理为指导。西餐有吗?一顿披萨能把你食得浑身八万四千多个毛孔大张,大合,大汗淋漓,五脏六腑无一不如浸泡仙琼,神性俱出吗?
如果硬要说它啥也没有,只不过是胡乱一来,也对,有一定道理。当年智慧如老子者就说过,什么也没有便是大有,无所不有,同时也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这个至高的哲学之理,我们能辩证过来吗?你若又来否定老子,呵呵,本人倒无所谓,关键是你老爹就不饶你。因为,他就常常自诩为“老子”。
什么儒释道顺序排错了,儒家应该排在最后。我再呵呵一下,然后弱弱地问一句:佛经你读过几句?“道藏”一书你听过没有?《论语》你开篇句“学而时习之……”你读懂了吗?孟子的《尽心》你读完一遍了吗?否则,不要随便说这话,行吧?文化与学历不成正比,知识与智慧不成正比,名望、地位、权威、年龄、行业和真理更是不成正比。虽然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但是,对自己不明、不清、不看、不学、不懂的领域与知识,还是静默为好。否则,一出口便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当然,初生牛犊不畏虎,你若承认自己是那头牛犊,自可到原野上自由撒欢或去牛棚反复咀嚼的,谁能管了你?
说五四时反传统成为主流。这里有几个问题需明白,一是当时西学与国学相互的对抗与争执是非常强烈的;二,有好多名士与学者并不赞同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二者对立;三,好多当初持反传统文化的学者,到后来大都成了思想、政治、行为方面的极端分子,而让历史给无情否定了;四,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中华民族的胜利者很少有一种反躬自省的明智,能去客观公正地剖析过去与自己;五,历史的前行经常会出现倒退,如弱秀才遇到强盗兵,一时胜者,并非就代表真理。最后一句是:失去本民族文化之根者,必将失去未来那方更大的天地。
国学就是中国人自大时产生的一种文化,弱小时,根本没有啥国学。当儒解道三学真正进入大融合时代的唐朝,产生了中华历史上少有的大唐气象,这一现象如何解释?清季时国学出现,正是因为这一最伟大的民族之根眼看就要被毁,于是,有识之士才从可怕的现实出现,提出了大力恢复国学这一理念。知道这么一个道理不?当某一时刻我们大力提倡什么时,说明什么正日薄西山。正如老子所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现在我们大力提倡孝道与忠臣,恰恰说明,大道距我们好远好远了。想当年,我们的祖先紧跟着大道前行时,还会有国学这一概念吗?有钱人从来不口口声声谈钱,没权的人,时时处处想的是权。强大和弱小,都与国学有关,但这个关比较复杂,岂能简单而断?
最后简单说说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首先,我承认,自己也没有读过完整的这部书,但是,我会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去推理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
说,有这么一位有志青年,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受教育良好,聪明伶俐,14岁时便中了秀才,文化水平不低,祖上三代圴为医学大家,自己又从小酷爱医学,不爱仕途,后因过人的医术而被征入皇宫,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又被朝廷敕封为“文林郎”(正处级散官),终年75岁。47岁到南北各地考察、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了医药上的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本草纲目》;此外,他还对脉学、奇经八脉也有相当精妙的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命门考》《五脏图论》《天傀论》等多种。
这样一位医药、学专家(这个称号是绝对够格的),他会在自己毕生完成的这本唯一的专著里,胡乱收集一些无用的、错误的、不起作用的、肮脏的偏方?花这么大的辛苦,他收录的目的是啥?让出版的注水书厚点,多卖些钱?沽名钓誉?祸害天下百姓?砸自己及祖宗的牌子?断自己的饭碗?不负责地工作?胡乱地给某领导或单位应付交差?无事玩酷,医药的发烧友?受雇某大款,某黑社会组织,为虎作伥,危害社会?
192万字的一部专业巨著,三易其稿,历经近三十年的时间,用尽毕生心血,这是怎样的一种敬业精神与顽强的意志,说他收入了大量的无用药方,说了许多错误的医治方法,打死我,我也不相信。我只相信,由于一千多年来,自然、时代、社会、饮食、劳作、身心、种植、土壤等诸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多草药的物性也随之发生了大的改变,书上所收集、说明的某些药与方,难以治愈今人之病这一事实。
正象有人说清朝第一大才子,天下第一巨书《四库全书》的总编撰纪晓岚,在一生最为低落,被贬新疆时所写就的《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无聊的宣讲迷信的书一样;还如自幼敏慧,过目成诵,博览群书,“尽读天下书”,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精通围棋,贡生出身的一代大才子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表现当时社会现实的浪漫神魔小说;还如一生授徒讲学,半辈子周游列国,培养出无数高才志士,成就千古圣名,二千多年来一直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孔子,由能为他守孝六年的弟子们收集刊发于世的一万多字的《论语》,仅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学习、行礼、说话、做事之书一样,我不相信。
还如,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这个民族来说,国学可有可无,国学与卫星飞船上天毫无关系,国学捍卫不了一寸国士,国学不能让百姓了解真正的民主自由,国学不能让这个庞大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国学对解决眼下诸多的社会问题于事无补,国学对改善国人疲惫的心志,低下的品格,片面对立的逻辑思维毫无裨益等等,我也不相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仁人志士,我绝对相信!
那么,国学到底是什么?
还是请你亲自去尝尝,去读读,去想想,去做做再说吧。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