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应该知道的一些有关“心”的常识(二)

(2011-10-05 21:24:45)
标签:

生老病死

大乘经

佛经

佛教

赵明生

他心通

修心养性

杂谈

分类: 小札

                                每个人应该知道的一些有关“心”的常识(二)

                                     ——学佛滴点摘编

 

十一.大乘经上告诉我们,水是贪心,贪心增长就有水灾;嗔恚是火灾、温度上升;愚痴是风灾;傲慢、不平招来的是地震。所以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那是真的有效。但是共业、别业这个差别很大,我们个人修个人可以免于灾难,但是没有办法化解共业。科学上的方法这是治标,佛法从人心上是治本,应当是标本兼治,所以现在我们推动多元文化的教学,劝导世人觉悟。境随心转,这个世界所有一切物质变化,与我们的意念有密切关系。如果人人都能够修十善业道,这个灾难就没有了,冰也不会化,都能恢复原状,这是真的。

十二. 如果这个世间,人人都“和颜爱语”,哪里会有战争?所以,“和颜爱语”这四个字,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学佛就从这里学起。

十三. 贪嗔痴是所有一切病苦的根源,你要没有贪嗔痴,你不会生病。所以身体里面有贪嗔痴病毒,外面受一点点风寒的干扰,你就会生病;或者是受一点刺激,这个刺激是什么?烦恼、怨恨、恼怒,你病就来了。如果心地清净,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着清净平等心,逆境不生怨恨、不生烦恼,顺境不生贪恋,你永远不会生病。

十四. 一切万物都受心理支配, 同理我们这个身也受心理支配。所以要想得长寿,要想青春永驻,绝对不是药物,不是求神求鬼,不是美容能做得到的,而是你自己心念改变你自己体质。什么药、什么方法那是治标,不是治本,能改变体质最重要的是心念,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不会受别人欺骗。什么最补?清净心最补,世间什么样的补品都比不上清净心。清净心能保证你百病不生、精神饱满、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十五. 修福,寿命是第一福。你有无量的财富,你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寿命,短命死了,岂不是一切都落空?佛法承认有命运,但是命运可以转变,所以它不是宿命论。从什么地方转?从心上转。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就健康,寿命自然就延长。心善行善,积功累德,能延年益寿,可见得一切主宰是我们的心,绝不是什么药物进补可以延年益寿。

十六. 要“常生欢喜心”。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忧能使人老”,一个人忧虑多,烦恼就多,压力重,自然就衰老。众生何以有生老病死?只因有忧患、烦恼、自私自利、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常起贪嗔痴慢,这是生老病死真正的业因,所以他有生老病死。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真心离念,所以他不死。

十七:世间人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这叫红福,红尘之福。红福是被污染的,身心都污染,那个福虽然享了,但身心都不健康。清福则不然,清福是身心健康、清净自在,生活幸福美满。为什么?精神有寄托,人生的目标转移到极乐世界。

十八. 世出世间没有偶然之事,有事必有理,有果必有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业力定的。世间任何一个众生,在一生当中所有的际遇,决定没有一桩是偶然的,决定没有一桩是突发的,统统是业力在支配,都是与过去生中造作的业有连带关系。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

十九. 我们这个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纵欲,贪图五欲六尘的享乐,那乐是打麻醉针,是吸毒,是“乐极生悲”。 苦不会变成乐,乐会变成苦。不变是真的,会变是假的。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这是“乐”,这是真乐。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这才是真乐、是极乐!

二十.中国古人造字真有智慧,“祸”、“福”这两个字,形象非常接近,祸跟福不容易辨别,往往福里面有祸,祸里面有福,稍不留意,你就会把福看成祸,把祸看成福。祸跟福在一念之间。一念觉,祸就变成福;一念迷,福就变成祸。祸跟福,体是一个,作用却大大地不相同。什么是福?什么是祸?简单地说,如果这个念头是大公无私,是为一切众生,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福;如果是自私自利,尤其是损人利己,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事情,是祸不是福。所以,享福的人,很容易造罪业,往往把祸当作福,把福当作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