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教育三人谈(一)
(2011-08-19 19:18:56)
标签:
教育体制赵明生宋卫军卫方正文瀛书院青少年教育成长 |
分类: 随笔 |
文瀛书院第151期文化沙龙三人谈(节选)
主题: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
主讲嘉宾:宋卫军(华夏成功心理研究所所长)
录音整理
宋卫军老师:今天呢我和各位老师交流了好几次意见,终于呢就组成了这个铿锵三人行。(笑)大家一定听说那个锵锵女人行,是不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今天我们打算三个男人唱大戏啊。
大家对这个青少年的教育、或者是咱们亲子教育、或者是孩子的心里,包括网瘾、包括心灵成长、包括学习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可以随时提啊,然后,我呢在开始之前,我先抛砖引玉啊,今天呢,我自我推荐我当主持人,关于青少年教育这块呢,今天下午呢我和青少年教育学这方面的老师,也是专家呢,来探讨。这些年呢,也总是探讨这些问题。一个老师呢,是临床大夫,兼咱们国家二级心里咨询师。另外一位老师呢,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生,哈尔滨大学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咨询师,到现在呢,也在我们学校,我们呢就在交流,交流亲子教育、青少年教育这两年走的这个历程,尤其是社会办学力量走的这个历程。今天我们探讨呢,发现一个特点,现在暑期到了,暑期到了以后呢,参加培训班的孩子很多,我们注意观察了一下,其中有参加培训的有70%——80%的是参加文化课辅导班,这个占的几率特别高。今天下午我们探讨的问题是,当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的时候,当和理性目标有偏缺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学习上不去的,是智商还是不会学习?还是老师没有教好?真的需要单独的再辅导。还是因为有的孩子是情绪干扰,或者是因为有不良行为造成的。我们就探讨了很多,在探讨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有80%的家长把注意力都投放到了如何让孩子再参加补习,再去学,孩子本身学不进去,你说我再让你学,我就一直让你学,就算死记硬背也要学进去。80%的家长呢,把注意力投放到了这点,然后20%的家长,把注意力投放到哪里去了?家长觉得孩子文化课不行,那找点特长行不行,比如表演了、书法了等。但家长有没有真的注意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心里因素、情绪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这些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对学习力的影响,对她考试成绩的影响,这个中间还不说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亲子关系、和谐程度的影响。这些都不谈,单谈说是心理因素对孩子学习力的影响、考试成绩的影响。家长关心的这个面呢,真的是特别的窄。所以呢,今天下午呢我们就探讨了一下午,正好卫老师跟我说,今天咱们探讨的话题就是青少年心理成长及学习方面的课题。我说正好,就可以把下午讨论的课题引入到这个课堂里来。大家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想和观点。我们之间就大家互动的来交流交流。
有没有家长关注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你的理想成绩出现差距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孩子投入的时间不够,老师教的不好,孩子没有意志力,没有智力,你是把注意力放到了这块,还是你考虑过,孩子在我们的亲子沟通、亲子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孩子的心灵方面,情感方面、情绪方面,我们有没有曾经为他做过工作?有没有曾经细腻的在这个方面培育过他,锻炼过他。使他茁壮成长,从而成为一个不懈学习的动力源泉?有没有这样做过,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沟通啊。
我说了一大堆啊,其实是等于抛砖引玉,给大家引出这个话头来。那我们就先听听赵老师对这方面的学术见解。
(掌声)
赵明生老师:一听这话,就知道宋老师这是想让我往里跳。(笑)他在抛砖,好像我就成了玉了,如果我这块玉质地不够的话,那肯定就丢我的人了。(笑)
我19岁大学毕业,开始教高中语文,教到现在30年了,但我很少提教育,今天,卫老师、宋老师把我请过来,面对大家期盼的目光,我不得不谈教育,但我只想说这么几句话:
第一句:我对建国后的教育,基本没有啥赞同的,尤其对当下的教育,是彻底的反对,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对不对,欢迎大家指评。
第二句:我现在教高中,我们基本就是高一、高二、高三这样转,马上开学就是高三了,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我想说,现在我们的教育根本就不是在教育人,纯粹不是让人成为更好的人。不知道是在教育啥呢。机器也不是,说做一颗螺丝钉对社会还有大的贡献呢。那到底是啥,我不知道。
第三句:守着卫老师,我想说一句话,卫老师是搞国学的,真正中国的教育到现在,连同比较前沿的大学里边的那些教授专家们,对真正的教育我感觉也不是很到位的,别看著作一套一套的。刚才来了以后,就看到这位朋友手上拿着一本《致青年教师》,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经常看这些专家、学者的著作,但是提到有关的教育观点,感觉到,基本没有涉及到人的本质上,所以我就想说三点:
第一:我们的教育,当代的教育、建国以后的教育可以说大大的失败,失败到了极致,却还有那么多人去高声赞同,所以我呢,就很少去谈这个东西,只在一边看看他们是如何夸赞中国教育的,如何践行中国教育的。
第二呢,我们的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又是中考的指挥棒,中考又是小考的指挥棒,所以竞赛呀、奥术啊等等,还有这个班,那个班的,可以说都是为高考这一关服务的。还有宋老师刚才讲的各种培训班。如果这个指挥棒好了也算,可惜的是它权力太无限,影响太深远,从根本是指挥错了教育的大方向,所以,搞得整个社会都因之而灾祸不断,疲惫不堪。
第三,我们的教育,不管是小学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社会成人教育,及最前沿的教育研究,基本上都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下一级为上一级服务,最后导致大部分方向都偏了。故,现在的青少年活得特别得累,逼得这些家长们个个都要发疯了,教师们都要气得吐血了,教育专家天天失眠了,却就是找不到一个科学前进的方向。故,有关青少年教育的话题是非常难言的。先就想说这三大块。(掌声)
宋卫军老师:赵老师抛的可是重量级的玉啊,可不是重量级的砖,是重量级的玉。(笑)赵老师作为咱们山西教育界的老专家,刚才呢已经很真诚的对现代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种反思,在这个地方呢,赵老师就是间接的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有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时候,那我们家长们有么有反省过,你在这个大的教育体制里面,你家孩子在这个教育体制里学习的过程中,你作为家长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你不是也被现代教育体制和现代教育理念完全同化了呢。跟着学校走,跟着老师走,跟着考分走。然后忽视了真正的人本的教育,人性的尊重。真正应该培养我们孩子的那一部分东西,我们做了没有。我们每一个家长是不是真的反省过这个问题。当赵老师去谈教育体制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跟着这个思路走了,赵老师讲的非常好,教育体制有问题,实际上,赵老师在引导我们一个更深入的思想。什么思想?就是当我们把视角指向教育体制的时候,我们看过自己吗?我们作为一个家长,作为一个现代教育体制里面受教育孩子的家长来说,我们想过没有,家长能跳出这个体制以外,去补充教育体制的缺失,让我们的孩子能得到一个补偿,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一个家长该做的工作。但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我说心里话,就我个人来看,我觉得是真的是一个很严峻的一个问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实际比学校的要求还严。我不知道,卫老师又没有这种感觉。前段时间,我见18中的一个物理老师,这个老师呢是班主任,带的是高中,老师呢关心的肯定是一个班,60几号学生,他带的是两个班,120号学生,根本不可能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是吧?这个时候,是谁在强化孩子的学习意志?谁在让孩子没白没黑的像机器一样的转,谁在让孩子只顾考分,不顾其他?谁在让孩子成为一台机器,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根本不在乎学习力,根本是填鸭式的教,这肯定不是那个老师,因为那个老师带了120名学生,她根本没有精力去关心那20名以外的100名学生。她关心不过来,但那100号学生,肯定有80号学生还在没完没了的、凝住了劲的学。那么做这个工作是谁做的,不用问,是家长做的。是那100个家长做的。所以我觉得赵老师在话里话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亲爱的每一位家长,你们反省过没有,这个教育体制下面。我们家长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下面呢,让卫老师给说两句。我这个主持人太好了。(众人爆笑)
卫方正老师:今天我觉得非常高兴,听宋总说得太好了,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在两位老师面前,我只能说抛玉引出来一块砖……(省略)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