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与明的辩证
(2011-04-01 20:29:00)
标签:
清远谷穗天清血盆大口赵明生清明时节祭奠生命现代诗歌文化 |
分类: 现代诗歌 |
清与明的辩证
清明节在四月,四与事读音相近
却有不一样的温度,比如清与明
一样的视野,但不一般的厚度和广度
于是,历史就成了一个旋转无序的魔方
颠来倒去,人间就连通了身边的那个地狱
鬼与人与神就合成了一个美妙的方程
我们称它为寒冷与温暖的混合运用题
也是一个日子和一个日子的重章叠韵
在清远的年代吟诵一节现代的骤风
让所有的干涩明白,这里是生命交替的轴心
天清了,气很冷,更有透明的北风在吹
冬雪积压下的疑惑也许正在发芽
这时候的根须连接着另一季的绿苗
我们什么也不说,男女老少都在期盼着
沐浴净身后,能去放飞着纸做的风筝
上下左右,始终飘摇在一个人的手中
松或紧都是浪漫与和谐的童话
童话是需要春风一次次来描绘的
每一阵卷起的黄沙,就是无情的摧折
在弥留之际,再伸出那一份虚假的爱抚
一幅巨大的图画就如此显现出来了
鲜花覆盖着欢笑,欢笑映黄了田野的谷穗
谷穗全做为祭祀的供品,献给荒凉的枯草
一座座不高不低不大不小的坟茔
成为了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馒头
上面蘸满了四季无声的过渡,眼泪也在沉淀
我们看着它渐渐发腐,一张清瘦的脸庞
把一个个咒语解读出来,说时光可以穿梭
站在黑色的祭坛,在幽静的子夜时分
任何生命都可回到那个三岔路口,与自己对视
观赏着,且随时可以拥抱那神色不一的行人
这时候,百兽就牵来了我们披头散发的祖先
一阵狂风大起,将一个梦再做成永久的回忆
这个日子之后就真正的一无杂尘了
就绝对放纵成诗人丰富的联想,呻吟
就可以把白云当作褐石来大肆祭奠
就可以把神鬼当作人杰来颠倒歌颂
世纪大合唱掀起红色波涛,如幻的海洋
让每颗早逝或晚走的游灵终生得以寄托
兴奋不已时便或轻或重地把弄着笙笙歌弦
一家人不分老小,呼吸着一股杂乱的气流
从死亡的墓地飘升至纯澈的天庭
从一个僵直的躯壳伸出血盆大口
活生生,把冥域如铁的寒凝全部解说成
三界所有微若浮尘来世最明丽的幸福
这里有明对清的祝贺,也是清与明的辩证
20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