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的时代与糊涂的人

(2010-01-26 16:59:11)
标签:

赵明生

文化

杂文

随感

历史

聪明

糊涂

分类: 杂文

                聪明的时代与糊涂的人

 

有这么两个故事,比较有名,没必要详叙,简单说一下。

汉朝时一个叫刘平的人,在给饥饿的母亲去找食物时,被贼人抓住,他恳求贼人放自己回去,安顿好母亲后一定主动回到贼人手中,任其发落,强人被他少见的孝心感动了,最后放了刘。同时代的还一个叫荀巨伯的,一天去看望一朋友,正赶上朋友得病,他就守护在身边照料,正赶胡人入侵而来,他人怕得都逃了,他却丝纹不动,面对这种大仁大义之人,胡人惊呆了,愧怍之余,竟然退兵而去。

面对这两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下想到了“糊涂的时代与聪明的人”这句话,有一篇文章却是这么分析的:“只可惜,我们周围这样的傻人太少了,聪明人太多了……我们不缺聪明人,我们缺的是像刘、荀一样的傻子。”

于是,便想谈一谈糊涂与聪明这一话题。

简要之,聪明与糊涂是相对的,是没有什么严格的界线的。人之初,性善恶,虽说有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一般人而言,区别大不到哪儿去,生命的原始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早就决定了其本质常常是在互换的。大人与小人常为,高尚与低贱同存,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了。面对糊涂人,你要故意玩聪明了,那表明你是奸诈的、低贱的、卑劣的小人;相反,你则是高尚的、有道德的君子。君子与小本无绝对的区别的,全看对方的前题或当时的实际环境如何了。在小人面前别装什么高高在上的君子,有时也装不起来的;在君子面前,你也不要执意去做市侩的小人,那样的话也是不好受的。

而现代社会里,让我感叹良久的是,竟然有如此众多的一只眼的文人,半块心的生命,对此,我真的是无言以对了。我不知道,这位名叫马德的大人,他到底长着一颗怎样的心,是独片的,还是两叶的,或是根本就没有,内脏里全是一团乱绞的麻绳。众所周知,一份真诚伟大的孝心的成立,是不可能独自进行的,一方面固然在于主动者是否有那颗无私而崇高的心灵,另一方面,也绝对不能离开周围的具体条件。所谓的乱世出英雄,一是要有乱世的现实,二是要有英雄的才能,二者哪个能离开对方呢?狼喂养大的孩是狼孩,人训养出来的狼是人狼,在民主国度成长起来的公民大都具有民主的意识,而在一个强大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公民,想让他具有民主的意识,无异于教他凭空上天去。枳与橘的内涵,我们不是不清楚。

而在这里,我们的这位马先生却只睁开了那一只眼,仅看到了刘与荀身上无尽的孝心,却没有看到混乱时期,贼人与胡人身上那份同样对孝道抱有崇高敬佩之情的善良之心。试想,如果这两位孝子、挚友,面对的是当年那揣着三八大枪的日本鬼子呢?或是如张献忠一样嗜血的强盗呢?他们会让其安然无事地伺奉娘与好友吗?会因他们的一面之词而良心发现,放他们一马吗?世上的事说复杂也不复杂,细细分析一下,不就是事物的多方面吗?不就是我们平时说烂了的一分为二吗?用这种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解决它们,哪个又在话下了?可惜,我们的知识分子个个笨得脑子里涂了汙泥,什么也不知道,单知道对广大聪明的百姓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了。他们忘了,眼下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眼前的“公人”(与公民相对的一些有实权、具体处理一些事务的高人,说是公仆,还有点够不上)是些什么样的牲(生)灵。

前些年,就发生过这么一件让人听起来根本不可能却就是的的确确发生了的揪心事。一位正在家中喂养三岁孩子的母亲,不知何由让当地派出所的公人抓去审问,这位母亲苦苦哀求公人说,家中还有三岁吃奶的女儿无人照看,是不是让她先回家安顿一下,不料却遭到这些公人铁面无情地拒绝。一连七天,这位无辜的母亲关在局子里撕心裂肺地呼喊,哀告,却天不应地不灵的,在高大的铁丝网里面,她没能往外捎出一个口信。七天后,当这位身心早就崩溃的母亲急急赶回家里时,三岁的女儿早已饿死在空空的屋子里,一双小手,把坚实的门板抓下了道道深深的印痕……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国人难受,一位老人在大街上不幸摔到了,周围有安慰的,有打电话的,有叫车的,却就是没人去把老人及时扶起来带去医院抢救。有人不解,大声痛斥现代的国人良心没有,血冷了,同情心绝了,道德低下了……而那些只围观、不参与的人却清楚的很,如果此时良心一动,去做一位傻子,因这善意的一扶,你可能就会成为肇事嫌疑犯,而被我们的人民法庭判处几年或赔款几十万元。其判决的唯一理由便是:不是你撞的,你会去扶,并带着老人上医院看病?一份聪明的判决,把亿万份真诚的心给闹糊涂了,于是人人都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

如果远去的这件事还不足以说明聪明与糊涂的问题,前几天轰动一时的大学生救人一事,可谓如五雷轰顶,冷暖两知,善恶终于分道扬镳了。长江大学那三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因一时冲动,糊涂地跳下水去救与自己无关的人,赔了自家性命不说,反被一帮强人勒索了三万多人民的那个bi。引起公愤后,我们那聪明的政府公人却言,这是正常的收费,他们有合法的手续,我们也管不着。哈,听见了吗?言外之意就是你太笨了,怨谁呢?还有上海那个本意是地去助人拉人的糊涂蛋,却让绝顶聪明的公人给倒钓着了的事件,让天下人也醒悟过来了:在这片土地上行事,面对这样的公器,你不得不聪明十分,小心翼翼。所以说,一个时代的公民素质如何,不能单怨公民,更主要的需看这个时代是如何界定、操作并落实有关是非、善恶、贤愚问题的。百姓有句话说得真好:什么地里长什么苗,什么人栽种什么果。  

过去当一介英雄,你有本事、有胆量、有傻劲就可,现在这英雄,你更得有特别的眼光与奇怪的思想,既能精明地看透这个时代深邃的本质,还得思想到,你面对的这个政府前面那有权力、对这个事件做出法律判决的公人(有时就是公仆),他们会有一种怎样奇妙变态的心理和外星人才会有的感情判断标准,否则,一不留神,本想当大英雄的,反成了众夫所指的罪人,好像一下到了火星上,好长时间也适应不过来。

经过改革浪潮洗礼的这个悠久古老的国度,已远非二千多年前还没有彻底开化的糊涂的汉朝了,特别是那一个个肩扛国徽,头顶金盾,腰挎手枪,精明到极点的人民的卫士,更是那些不懂道理、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胡人所难以比及的。所以,现如下的众生,一个个走路会躲着人,说话会闭着眼,吃饭也不管什么味道的,无论公人们如何的号召,如何的宣传,如何的教育,对不起,只要与本爷无关的事,大爷正忙着呢。一个朝代的道德风尚渐渐地由此而奠定,怨谁呢?

想一想,我们在给上述两位糊涂的义士立碑树传的同时,也真的应该给那两帮聪明的强人写篇传文,以表彰他们那见义不为(不再为非做歹)之可贵的品格的。如果不是他们的那一不为,这姓刘的与姓荀的能千古留芳吗?千年之后的我们还得听得到这两个天方夜潭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吗?

马德所写的《有些聪明永远不被仰视》一文,无非是想告诉当今的天下小民,你们个个都要具有刘与荀这样的孝心、真心,做一个糊涂蛋,不要去玩什么小聪明,面对死亡,不要逃,不要避,更不要怕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不要担心那些没文化、只有刀枪的野蛮人种。而我在这里却想再一次大声提醒那些想做好事的公民,你们再聪明一些,再慎重一些,每当遇到此类事时,先看看头顶的太阳是朝哪边照射的,那刺目的光线是单一的,还是真的五彩。因为天底下最笨如小民者,也总结出了一条生活经验:面对光明的太阳,我们也灿烂;在如漆的深夜里,神仙也有黑影。

聪明的马文在文章的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聪明的话:“一个民族,只有多有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糊涂的我在这里也说这么一句糊涂的话:“一个时代,如果失去了光明的太阳,无论你宣传得如何天花乱坠,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更多。”

呜呼,那么,眼下这个民族与时代到底是糊涂的,还是聪明的呢?我真的不知道了。唉,由它去吧。

 

 

 

2010-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冒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