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的真情,你将如何

(2009-07-16 11:13:16)
标签:

赵明生

亲情

上学

高中

文化

分类: 小札

                            这样的真情,你将如何

   这几天很热,热得有点让人只能呼,不能吸了。

   高考一完,就去外地旅游,刚回来,三弟就打来电话,说儿子中考完了,感觉不错,看能否去太原上学。关于此事,去年回老家过年时,三弟就与我说过多次了。但每次我都说,难,成绩够了好说,不然得花好大的劲的。如真的水平不行,三年下来,效果还不一定比在市一中好呢。三弟也知道自己所在的这所高中的份量与地位,所以,每每把话题转向儿子:“好好学,不然你大爹可是不管的,到时该去哪念去哪念。”

    是的,该去哪读去哪读,不一定非要去那所谓的最为重点的中学,重点中学又有啥呢?还不是那些老师与教材?最重要的是自己。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为什么非要紧在一条上堵死呢?人还是活泛一点好,有点目光得好。联想到自己的出身地、毕业学校及现在的情况,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触或说人生观:不随大流,不迷信他人,一切从实践出发,成功也完全是可能的。

   休息的这些天,有同学打电话来,让我给介绍几个家庭教师,我推了。哪儿找不到好老师,为什么一定是重点中学的呢?“适合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难道没有道理吗?同学一听,连连首肯。又有朋友提出让自己给孩子辅导一下,口气很是强硬,我不高兴地又借故拒绝了:“很忙,有时间再给你打电话。”忙吗?一点事也没有,悠出来晃进去的,闲得无聊至极。

    妻责备我说:“你呀,为什么要那么绝呢?人与人活呢,天下就你一个还有啥意思?这点事都不帮忙,还能指望你大事吗?”

    话虽在理,却就是不想去做。

    转眼中考成绩出来了,三弟又打来电话:聪聪(侄儿名)总分六百四十多,排名在全县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全市也在前面,数理化三科离满分只差七分,能去了五中吗?我平静地说:“看吧,今年情况与往年不一样,外地市要的人很少。如果在市前三名就成的。”

   “人家考到市里前三名,还用你这大爹干嘛?”旁边的一位同事听了,一本正经说道。

    一想,也确是这样的。如果别人考试成绩合格了,还来求你吗?如果对方无事了,还用拿着东西,上门给你陪笑脸,说好话吗?如果他人能做到的,叫你帮忙干啥?人常说,在中国办事,什么都是没有规矩的,有的只是人情,情一浓,人就活,办法就有,再难的事情也能成。此理此情,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不是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冷血动物,也不是自己不懂得中国千年来形成的这个风俗传统,相反的是,恰恰是自己太看重这份难得的感情了,只因了这点,才不敢轻易对三弟承诺。

    去年,一位朋友主动出面,帮助自己把四弟的女儿录取到了省戏剧学院。还没当自己高兴过来时,朋友有事相求,让自己帮忙,将一个学生录取到五中。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了自己的面前,面对侄女的入学通知书,我无法拒绝,用低低的语调答应了下来。在一个下雨的夜里,壮着胆子,厚着脸皮,空着双手,我找到有关负责人,将情况如实道出:这基本上是属于我侄女的大事,还请关照一下,仅此一次,绝不会有下一次的。对方是一位比较重情感的领导,面对各方面同样如天一样大的压力与处境,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记的当时,自己真的想给对方跪下的。不是奴性使然,而是感激。是为对方身上那份纯真的情意。且对方没有任何条件。

    谁说当今社会上的官一切只向钱看?不是的。当官的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与六欲的,也要和其他人一起生活,那么他就一定会有人类共同所有的亲情、友情、同情善良之情的。没钱办不了事,但只钱也不一定就能办了事。为什么中国的腐败到了这种地步了,而社会大的方面却是好好的呢?政府官场内各方面的机器一切运转正常呢?其中的根由,我想,就与那份看不到,却实实存在的情有关。这是不是所谓软的那一方面呢?我们不是常说,社会的正常运转是靠软与硬两方面来支撑和维护的吗?硬的是法律、规则、命令和刀枪,软的是道德、感情、人伦和文化。两方面本应该都俱有且均衡发展的,但如果一方太过强大了,有时也可以对另一方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的。抗日战争到了那种混乱艰难的地步,而国家的一切机器均能有条不紊地运作,其原因就在于四万万人民那份真切纯朴的爱国之心。所以说,世上数什么最重,人情。就是你我他平常吃喝拉撒,你来我往中形成的那种最底级、最基本的人之常情。再往高处走,便是全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下来的某种品格与精神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人情不但不会缺席,而且还时时会高高在上或隐藏于幕后,对你我的行为处事指手画脚。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受其影响或支控了。

    中国人生存发展,靠的就是一个字:情,重的也是一个字:义。故,没人情,无道义的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居何位,权有多重,功绩如何,人民绝对不会对你有一点的恩义,讲任何的情面的。相反的,即使你犯了天下的罪,有地大的恶,只要你生前还讲人情,有点人性,百年之后,百姓终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你的。这是铁定的历史,毋需举什么例子的。

    话扯远了,赶紧解决眼前关系到侄儿终身前程的问题吧。

    作为一个大男人,去年已经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今年再让自打嘴巴去求领导,这个口,我是真得难开的。我陷入了深深的选择与困惑中。

    艰难中,又有一位三十多年交情的老同学打电话相求了:“我儿子成绩优秀,能不能上你们学校呀?”

   “我一定尽力,成不成不由我,因为我没这个权力。”

   “只要尽力,老兄就感激不尽了。”对方也是一位中学校长,能理解其中的难处。

    从朋友的口气中,我一下找到了处理这事的原则:尽力,成不成由天。

    于是,我把应该做的,能做的,全都做好了。然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点着了一支烟。

    “顺其自然吧,平时很是认命的一个人,今天是怎啦?”天底下我最佩服的人,是一生无所欲,凡事不强求的妻子。这不,这么大的一件事,对人家来说却像根本没有一般。这并不是出于她的冷漠,而是几十年以来的惯性使然。人真得能到了这份上,也算。可是,我却不能。

    “能不能来是聪聪的造化,看聪聪与五中有无这份缘。愁什么呀,吃饭吧。再说了,去市一中就不一定比来五中考得差,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吧。”

    是的,不少,可是……

    聪聪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学习这么优秀,是我们多小看着长大的。再说了,赵家的所有希望也就只他一个了,如果这次来不了,即使三年后他在市一中考得很好,但三弟会如何怨?父母会如何说?自己会如何对他人解释?世人同仁又会如何看待?教了一辈子书的自己,财物上于家族无什么补益,功名上更不能为宗族增一份光彩,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如果还不能为这个家族出一点的小力,那自己这辈子怎么活了?活成了什么样子了?再说,自己还有其他更大的期求吗?脸面是什么?诺言算什么?领导是什么?规定成什么?不就是搬一张桌子放到教室里的事吗?再说了,自己还是个班主任,从哪里搞不来一张课桌?放哪里不成?学籍办不了不办了,高考去哪儿不能考……一路想来,忽然,精神一顿:定了,这事一定要办成。绝对不能听天由命的,不然,那会遗恨终身的。马上,打开手机,联系有关人员。

    三分钟,该做的事最后完毕后,又坐在那里胡思乱想。抽烟。

    突然,我一下子想到一个很空洞而大的问题。

    中国人的人情味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重的,最有味的,最复杂,也是最难读解的。几千年的炎(主管农业之祖)黄(创造礼仪之宗)之孙也正是凭此也才一步步从原始的地带走到了今天,否则,这个地球是不会有这么一个伟大而灿烂的文明古国的。中国的人情主要诞生于那个漫长而艰难的农耕社会,发展于小家独户集体居住劳作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形成于在此基础上各朝列代精心选用的宗族制,所谓的传统习俗也吧,文化思想也吧,道德礼教也吧,伦理思维也吧,精神品格也吧,全由一个“情”字给贯穿了,承载了,融化了,演义了。之中,或承传,或修补,或删改,或变质,或更新,无一能把这个“情”字抹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影子。任你是千古一帝,还是平民走卒,是文化高人,还是深山隐士,是弄珠调色的文人雅士,或是买进卖出的大小商贾,从他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都浸泡在“情”这个无比巨大而深幽的潭水中,不知不觉中,你的每个毛细孔里,每一块骨髓里,便注入了“情”这个无影无形而质地特高的生命因子,你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你说出的每一句话,办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得懂中国人情,依中国世情,讲中国的性情,解中国的物情,否则,在这样的天地中,你将举步唯艰,处处碰壁,不能好好呆下一天的。从古至今,那些违世理(中国现实生活之理),背人情(中国真实人伦之情)的法律制度,即使再怎么吻合天下之公理,也是难于实施出什么大的成效的。相反,却事事成功。这便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或说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当然,这种文化思想中,与天地正道相融合的内容还是很大很大的。

    再由此,我忽然省悟到,建立在商业运行模式之上,没有任何家族制影子的西方社会的公正、民主、科学以及至高无上的法律,在中国的大地上处处碰壁的另一个原因了。

   “您好,知道你很忙很忙,但还是要打扰您,真真的对不起。我三弟的独生子今年中考,成绩很是优秀,总分已超咱校的录取钱,理科分优胜。在外市参考,想来五中就读。我还记的去年我的承诺,可是这是我赵家唯一的一位有希望的直系血脉,孩子品德学业均佳。我也知道你肩上有来自各方面的无穷的压力,但我还是恳求您能想个办法同意。我这辈子名利均淡,别无所求,这份家族的责任我也无法所辞,这是我退休前惟一的一个要求。万一不成,就让他当一个旁听生,不办任何手续,缴该缴的费用,坐在我讲课的一边,父子俩一起学习进步如何?求您了。XXX敬上。”

    与妻读来这份已发出去的短信,妻说,你的这份真情应该能感动对方的。

    呵,如果真的如此,那我以后就不会再对社会上的各类违背法律、制度、规定的现像大骂怒斥的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情原来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此简单。

 

 

 

 

 

                                                              2009、7、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变性的老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