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感怀
又是一年将终。
回首一顾,真得感觉时光如风,人生如天呀。人在风中变着,天却毫不知觉。空荡荡的日子里,真得失去了依托,由不得许多不切实际的问题蜂涌而至。处于这个偌大的世界中,生命中什么是最真实有用的,什么是最空虚无聊的?是发芽在前的春日美好,还是秋天里结出的硕果让人心慰?或者是那飒飒之风中更能让人感觉到生活渐变的行程与意义?
人生如四季,多么形象而准确的比喻呀。可惜的是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总是少了那风风雨雨中的飘零翻飞,迁多拥有着冰雪严寒中的安静与紧缩。再起伏多姿的时光也总是让人感到有这样那样的失色。
所谓的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亘古不息,那么人生也大体如是吧。不如是的则是它在时时变化着而且越变希望越小,色彩越淡。细细想来,其实人生是不能与四季对等的。人对不过四季,更不同于自然。人是很微妙的一种特别的生物,没有一时一刻不在吸取着自然的各类养份而日日精进或退萎;人很自大,更粗心,他永远也难以清楚,自喻为这么一个异常精妙神奇的生命,其实有时很是被动与无奈。特别是在风中,在雨里,在那春与秋不十分明显的过渡与交潜中的生与死的抉择。
不知从何时起,一惯十分自得与自信的我一下子感到了时光的无情与冷酷,曾经很是黝黑的头发一夜间变花了,眼看什么都有点模糊。轻巧灵活的双腿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重了,上个低低的五楼就开始发出一股酸味来了,脚不时地会被一些很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所绊。特别如今年正月开年的那一天,直直地躺在了冬雪飘飞的天地中,在四十五个春秋的风雨中练就的强健异常的腰身,一下子被小小的台阶撞击得异常的痛。从那之后,这一年的痛便不时地伴随在左右,瘾瘾得让不安分的那颗心暗地抽泣。
更可怕的是,面对更多的人事时,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大,胆量越来越小,身体向宽度发度,高度却在日日萎缩。东西写得少了,书看得薄了,目光却更加挑剔苛刻了。许多鲁莽的事越做越开心也越后悔,全然没有了中年人应有的细致与周密。而这时的头发却一丛丛直立在最明显的地方。虽说,别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对自己说“咋还是那么年青”,可自己知道,这都是在暗示着:任何生命都逃离不了自然既定的轨迹。不老,那只是一句低级的谎言。
活了半辈子了,从来没有想像过自己这一辈子要做些什么,做成什么。一切全在顺其自然地按照这个非常平庸的生命的轨迹日出而作,月落而息,随心所欲,没有目标。更没有去想老了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会有怎样迟迈不堪的举止,特别是那落后僵直的思维如何会降落后到自己身上。会怎样不平地去看待眼里日新月异的世界,容纳下时代前行的每一个身影。一直自作聪明,从来都没有落过后,认过输的这么一个很不起眼的家伙,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时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没办法,离死亡之地越近,生命越是惧怕,思考的也就越多。因为它会思考,也善于思考,更可怕的是这种生物它怎么也不能不去思考。是不是它的到来真的是有特别的使命呢?是否能够完成,完成得如何等等将是上天对他必需的检验与最终的审判。《圣经》所言真的不假?
人真的是软弱与无能的。伟大有能的只是天地及天地里那些让你看不到的东西。如风。云比人还要变幻多样,或消逝殆尽,或过往如化,只有那无处不在,无所不容的风,四季长存,无影无踪,不留下任痕迹却能所不能地改变着一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难道它就是天地神化的信物,人世命运前行的谶语?人如果成了风会是如此的永存于世吗?会这样不紧不慢地把天地万物改变主宰吗?
回想这短暂而漫长的一生,每个生命都必然要经过那无情的考验的,在阵阵吹拂而过的风与熊熊燃烧的火面前,再虚空宽阔的思维也会慢慢停止接纳外界新鲜而华美的信息的。于是,人也在这样的自守自足中变得越来越渺小与无能了,开始一步步走向夕阳下落的那一旅程。而他却甘愿如此老去,不愿再挪一挪身子,往那旁边的石岩上动一动。
今天给学生讲课时讲到了一个哲理:一分为三。并且用这一观点解释了鸡蛋谁先谁后的问题。在他们恍然大悟的一瞬间,自己也一下子明白了许多。说到底,人还是伟大的,神奇绝妙的。只不过普通如你我之类的人很渺小,见识能力很短浅微弱。从宇宙概念来说,这种生命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慧,无所不能,但谁能从宇宙的角度去考虑解决生活中的各类困惑与问题呢?否则那不都成了佛与上帝的天界了吗?还会有如此众多的苦恼吗?到那个时候,天地还是是这样的天地吗?不就成了天堂了吗?不,比天堂还在天堂。真正的琉璃世界了。可是,对自己来说,那只是能幻想,是臆症,是自我的妄自尊大与痴心妄想。
人之所以是人,一方面就在于他能真实地生活在这个普通平凡的人间,有七情六欲,爱这个恨那个,与日升月落同苦同喜,再者便是他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这样的时缘几万亿劫也难相逢得到呀——能(或要)上升到那个遥远的天国。而这样的机率却不是一个多愁善感,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生命所能获得的一种福祉。于是,生命就只能在人间这样低俗平庸中渡日如风,浑浑噩噩了,迷迷痴痴了。
人呀,说什么一分为二,却就是看不到与自己缘份最深的那一面。说是主观能动性,却就是时时被客观现实相威逼,在名利面前乖乖就范。于是,我就想到了那个一分为三。从那是最为原始的自然天地中,生命诞生而出,这个生命也是自然,最为完整如初,与天地同样威力无穷,创造变化着万物。之后,它一分为阳,另一分是阴。与那个具有中和特性的自身共合为三。纯阳可以灭,独阴不可长。于是二者自然地要相互合作,不能再分为你和我了。而这时的你我却是那么得简单幼稚,一遇困难就愁苦,一经坎坷就到下,就悲伤过度,不能自禁了。为什么?因为失去了那个处于中心地带的自我。自我就是宇宙的浓缩,就是天地的再版,也是生命的最高形态与虚化或说神化。在这种特别的生命状态之中,任何困难是不可能把它战胜的。因为它是天,是地,是整个宇宙的替身,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与神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无尽的痛苦,那些无边的悲情,都是阳与阴单独行动时惹出的祸。也都是人类为了某一利益而擅自抛弃了自我所得到的惩罚。一句自作自受,真是说到了事物的点子上了。
由是,我又明白了一个问题:原来,生命的萎缩,生活的痛苦,事物的不平,矛盾的生与产等等其实都是人类丢失了自已的原本而造成的。与他人无关,与自然无关。是生命狭隘自私丑陋的一种自怜状,完全不能去怪怨命运或天地的。
“只要改变了思维的角度,或增加了思考的维层,生活里就不可能有什么束缚与艰难。”我这样对学生说,“二维层次的世界是束缚不住三维层的生命的,同理,天地万物是难以限制住无所不能的人类的。”
我进而又开始这样宽慰自己了。
那本散文集迟出早出又能怎样?钱赚多了赚少了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这张照片拍得不十分的满意了自己又缺少了什么?花几百块钱换个心情爽,不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件快事吗?这什么不能把它当上了天堂一样去尽情地享受呢?心爱的人不能见面,眼前还不是有更美好可爱的人吗,见了面失去了热情
失了美好的想像,不就如同想尽千辛万苦亲手把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给打碎了吗?这样的行为又何必值得去苦苦索求呢?而像这样后悔莫及的事自己为什么还在无休止地做呢?真得是笨蛋一个呀。
理智与感情是一对孪生兄妹,你的血脉里有我的细胞,我的骨骼里流有你的精髓。不见面思念万分,见了面又争吵不断。灵与肉也是如此。相把它们分开那是不现实的,而只有它俩也是不可能长期和睦共存的。只有找回那个与天地一体的自我。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完美与和谐,幸福与永恒。
那就得不放弃,探亮眼,抓住自然的本质,清楚天地的特性把自己融进去,化合为一。如此,你就成了宇宙,你就可重新创造一切,支配一切,一切也就成了你,随心所欲,自然而自然,无往而不胜了。
新年伊始,谁都要进行一番盘点,回顾一下往日的收成与所欠,所得与得失。细细把十二个月由寒春到初夏再到缤纷之仲秋和这个无一点雪花飘落的苍茫的隆冬,一步步,一节节,一日日数来,真的是没有什么大的所缺的。妻子很好,虽说也老了不少,但还没到更年期,思维情感很是健康。两个姑娘很是活泼可爱,一个心有所仪,学业日日向上,一个单纯朴素,正在天天进步,父母身体健壮,兄弟家庭幸福。自己的长篇小说出版了,文章能发的都发了,想写的都写了,想拍照的地方都去过了,作品也发表了,并且加入了省摄影协会,侄女上了专科,即将高考的外甥不仅将如愿以偿,同事依旧对自己尊重友好,学生听话刻苦研读。侄女上了专科,即将高考的外甥不仅将如愿以偿,同事依旧对自己友好,学生听话刻苦研读。这一切不就是自已与皇天厚土身心精气灵魂魄相融之后的喜悦吗?只要自我还在,终此一生,那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人生如此,也不枉度呀。
去旧迎新时进行的这番总结,总体上事事如愿,时时顺利,那么明年的还会不如此吗?哈。事物都是有根有由的,循环的因果必然会带来循环的轨迹,生命的幸福也应如此。
一个哲学观,改变了一个世界观,一个世界观影响了一年又一年的生活与幸福的质量,那么更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的。这个,我很是相信。
生命呀生命,你可真的是神奇非凡。
2009\1\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