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与枳的区别(二)
(2008-09-04 11:14:54)
标签:
摄影教育文化休闲杂谈赵明生摄影 |
分类: 杂文 |
“徐先生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徐先生出道的时代,是军阀时代。在北方,委任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是黎元洪执政的军阀政府;在南方,徐悲鸿留洋,拿得是军阀政府的名额与官费。在法国留学时,竟然可买各种艺术品,钱花光了,就打电话给军阀时期驻法国公使要学费,公使马上给他寄过去。那时的法国公使自己在花钱收藏欧洲油画。
“当年徐先生回国出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他不必加入国民党,不必接受□□部、文化部的政审,不必通过所谓“国家学位办”的学历与资历审查,不必经过科级处级局级司级等等干部升迁的过程,不必由国务院讨论任命……他徐悲鸿有才学、有名望、有作品、有抱负,他就能施展。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规定能够阻拦他——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徐先生招学生,不必通过政治考试和外语考试,他看准了,就能收进来。今天中国画研究院前院长刘勃舒先生正好在座,他本人就是徐先生的美谈:当年刘先生不过是江西一名小学生,给北京的徐先生写信请教,徐先生回信鼓励,后来就被收为弟子——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徐先生更有提拔人才的眼光、热情、雅量,尤其是能量。他当年在江西遇见贫寒的付抱石,直接找江西省军政界头目熊式辉资助付抱石留学日本,人家买他的帐;他当年到广西与军政界人物李宗仁、白崇熹结交,人家买他的帐;他回国后亲自举荐吴作人、吕斯百、沙耆这几位小青年去比利时法国留学,教育部买他的帐;北平被解放军包围时期,他在傅作义召开京城贤达名流的会议上率先发言,力劝傅作义认清形势,顺应潮流,保护古城,人家也买他的帐;他接掌北平艺专,亲自在全国范围杰出画家中点将组班,接聘来京,共享其盛,当时美术界各路英雄好汉全都买他的帐——今天全国各省找得到这样爱惜人才、慨然作主、亲自拍板、从善如流的军政长官与教育长官吗?全国各校找得到这样胸襟开阔、人脉遍在、资望超群的伯乐教授吗?全国各地找得到这样一呼百应的精英群体吗?”
最后,陈先生情奋激昂地说道:
“徐先生是一位民国人,一位民国时代的文人艺术家。是什么成就了徐大师?是什么成就了五四精英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是什么使这些大师至今无可取代?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所以,我也给在座各位一个命题: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没有大师?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休想出现大师?
孙先生,你能回答了这个问题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真正的教育家为什么不能出现的真正原因了吗?
一种生命要想在某地扎根、生长、茁大,需要一系列相应的土壤、条件与环境,否则,它就可能死亡甚至变质,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同样一个东西,生于淮南的是橘,长于淮北的就成了枳了,真的是水土之过也。特别是那些需要用某种精神与心灵去精心呵护的生命。否则你就是真是块赤纯的金子,也能让你变成废铁而默然终生的。在这块能把万年的顽石风化成灰尘,进而与那名利权势富贵等交合成污烂泥的古老大地上,想独善其身,卓乐不群,超凡出众,出污泥而不染,特立独行,做出一番惊人的事业,特别是教育这样的大事业,那真的比上天还要难的。更不说你本身就平庸污浊,难以经得起时光与名利的严格考验与诱惑了。
教育是一项特别的事业,她的第一步前进也必然要求一个国度的民主开放程度和政府的重视管理程度及大量具有非凡胸襟、胆识、才学与高超气度的有识之士相伴随。教育家是一种特别的称号,与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有截然本质的不同,她除了要有广博的才学外,更需有强大的毅志力与高尚的道德要求,没有上述条件作强大的保障,你就是拼出一百八十条老命来,也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而没有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国家,她的教育也根本无从谈起;一个从中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教育,整个教育局势、政策等都十分混乱的国度,你要再说什么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那更像是在与天下最老的太监扯大蛋。所以,我的文章也必须立马打住。
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