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姐姐爷爷父亲生活故事图片姐妹 |
分类: 随笔 |
“这孩子,唉……”
“这便是古人所谓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呀。没办法的,天生的一情种。”
“可她对你以及你父亲却一点情也没有的。”
“爸,你这么大人了,与两岁的孩子计较啥呢!”
他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怕父亲误会说是平时自己做儿子的说过这样的话,就更是对父亲热情有余。但父亲不相信,反复说着一句话:“那么小的人知道什么,不是大人教的,还能是她自己想的吗?”要知道,那确实是她自己
过几天,一家人事着大包小包,到父亲家里看望二位老人。从家里走时,她就吵嚷着不用爷爷家。他们也不当回事,硬是把她给拉着走了。让姐姐带着她。可是到了父母家的大门口了,她却死活不进去,转身就走。问其原因,说是爷爷家太脏,不想去。做父母的两个好说歹说都不顶事。他火了,抬腿就是一脚,把她踢出几丈远。她一声没吭,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独自朝大街上走去。半个小时后,她姐才骑着自行车,追上她,把她送回到自己的家里。
虽然那之后,她也到爷爷家去的,但每次都是那么得勉强,不情愿。去了呆不上三分钟就嚷着要走。
“我们也没有对她怎么呀,咋这样呢?”做长辈的心里也深感不安。说实话,两位老人对家族里这位最小的孙女可真的是亲的,疼的,爱的。
“人与人是不同的。别多心,爸,她长大后就会好的。再说了,一个屁大的孩子,懂什么呀。”
她不懂吗?用她妈的话来说是“什么都懂的。”有众多真实的事为证:
几个六七岁的同学让老师批评了,还在那里嘻嘻地笑。她一脸的不屑,悄悄说了句:“傻不傻?”
到爷爷家与一只大花猫玩时,让猫给抓了一下,手上出现了一个细细的血印子。她奶奶问她疼不疼?她说:“疼,但活该,是我自找的。”
学跳舞时,一个动作她连续几次都做不好,教师什么话也没说,叫来另一个同学做。她便一声不吭地坐回到椅子上,再不练习了。问她原因,她说:“自己不如别人,教师对自己失望了,开始不喜欢自己了。”
与其他人一起吃饭,她只吃了一点就不吃了。问原因,她悄悄说:“看到旁边那位小朋友(与她经常在一起玩的一位小女孩)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就感到恶心,想吐。”
曾问:“小艺,你的理想是什么?”她想了半天说:“还没想好,等长大后再说吧。”“那你现大最想做的是什么?”她随口回答:“像妈妈一样,什么也不做,只睡觉,看电视。”
她曾问妈妈,上学有什么用?妈妈告诉她:“学习可以知道好多道理,可以会做好多事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以……”她听后就说:“读完小学要读中学,中学读完再读大学,然后像爸爸一样整天地累,忙,然后就像妈妈一样退休在家买菜、做饭,然后像外婆、爷爷一样老了,最后就是死,活着有啥意思?”
?/P>
“不用哭了,睡吧。不早了,姐姐会回来的。这次回来了,我们就不要让姐姐再走了,好好陪小艺。”
“不可能,姐姐还有两年才能读完大学的。”
“那就让她读完后永远回来。”
“那是不可能的。读完大学后,她就要找对象,结婚,一结了婚就更不会回来了,呜鸣……想姐姐,就是想姐姐……”
“能不能让姐姐回来读高中?这个臭大学。我长大后一定不去读大学。”
“好的,明天妈妈就让姐姐回来。”
“我知道,妈妈你又骗我的。我睡了,不哭了。”
“妈妈,我本来不想哭的,可是由不住。妈妈,你说为什么?”
“那你就哭吧。”
“不哭了,这样会影响你们睡觉的。我爸爸明天还要上课的。”
但是半夜的梦中,嘴里喃喃的,还是姐姐、姐姐……几滴清亮的眼泪,明显地挂在红红的面颊。
?/P>
“小艺,吃饭吧。”
“没胃口。”
“那看电视吧?”
“没心事。”
“那你想干啥?”
“不知道。感觉活得很没意思。”
“还想姐姐呀?想就想吧,为啥要哭呢?”
“我也不知道,就是想哭。妈,为啥想人就要哭呢?”
妈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说:“我们小艺平时可坚强呢,为什么这时却这么脆弱呢?”
“不是的,你们骗我,我不坚强,又太笨,什么也不会的。”
“谁说的,老师不是经常表扬咱们小艺吗?”
“那是你们与老师关系好,老师说的假话。”
“……”
“小艺画画是第一,练舞蹈第一,敲架子鼓做其他同学的榜样,已得了十朵小红花,考试已得了七个一百分了,还是第一批入队的五个同学之一,我们小艺样样都是很棒的。”这是实的,她妈不敢用那些曾用过的、教育过她姐的、假的、空的话来教育眼前这个让她越来越理解不了的七岁的小女儿了。
“和班里那位最优秀的同学比起来,我还差得好远。而且我又不会说话,常常做错事,家里来了客人不敢问好,这么大了还爱喝奶,爱看动画片,不想做作业,不想上学,其他同学想做的事我都不爱做,我不胆大,不敢说话。我不是个好孩子的,不想姐姐还不行……呜呜……”
……
说小艺是个早熟的孩子、小神童,那绝对不是的。小艺仅是个与同龄人有着一样智商的孩子,有时还不如其他孩子呢。但小艺就是小艺,与其他人不一样,与她姐更不一样。从出生的那天起,在好多方面就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思想上,常常让我这位作了近一辈子教师的无从下手去进行教育培养,更让我对一些传统的人生、生活、教育等理论思想产生了怀疑。
我们常说,不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性格、行为、思想、意识等表现。我想要知道的是,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何时形成的,与遗传、后天的关系到底怎样?也许有好多现成的教育理论、医学知识,心理学道理能对此给予一定的解释,但那样的解释合理吗?能让我心诚悦服吗?我不知道,也不大相信的。常常无事了,就爱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杂乱无序的思考。至于有无正确结果,不知道,也不去管它的。
这些天,小艺与她姐分别已经多天了,可就是想得不行,哭得不行,整天呜呜的,烦得我只能写下这些啦啦不断的东西,以此记住这一段真实而让人难忘的生活。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