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五利
(2009-03-01 13:01:20)
标签:
孙子兵法五利教育 |
分类: 读书 |
《孙子兵法》之五利
孙子“九变”是指多变之意。孙子在此泛指了五事之利,即有的道路不宜通行,有的敌军不宜攻打,有的城邑不宜攻取,有的地方不宜争守,国君有的命令可以不执行。之前,孙子已例举了五种用兵的法则,一是出征时在沼泽连绵的“圮地”上不可驻扎(“圮地无舍”);二是在多国交界的“衢地”上应结交邻国(“衢地交合”);三是在“绝地”上不要停留(“绝地无留”);四是遇上“围地”要巧设奇谋(“围地则谋”);五是陷入“死地”要殊死战斗(“死地则战”)。意谓将帅如果能够精通各种机变的利弊,就懂得用兵了。否则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够得到地形之利;即使知道“五利”,也是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的。
《孙子兵法》之“利”大致可分两种:一是“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可止”。有利的战机,形势对我有利,我就与之交锋;对我不利,我就不交锋。另一种是“日费千金,举十万师”(《火攻篇》),是指军需运输耗资得失的利,也就是打消耗战。
现时学习《孙子兵法》,难就难在如所施之“利”、所设之“饵”被敌吞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子要告诉咱们的是: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大事便可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祸患就能预先排除。说得是兵法,行为处事讲究先知先觉,又何尚不如此。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道理人人皆知,但“自愿”“上钩”的人天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