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的村夫-----写给邵军叔叔
黄丹丹
叔叔邵军部长不久前辞去寿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及寿县文联主席之职,终于,“村夫”可以回归山野了......
昨日,一干寿州码字的人:叔叔阿姨,宣传部陈阿姨,摄影家林伟老师,李兄、楚文君兄李姐及上海归来的诗人小熊和我聚在一起,虽我席间不言不酒,但,我非常的感慨。叔叔挥别官场,傲然回首,很坦然的去了一家企业。我一向是一个不喜欢用言语太多表达情感的人,我安静的坐在阿姨身边,但我非常欣慰的听到李延宏主任说的这样的话:“别人都是当官的时候别人请,邵部长是当官时我们都不请,不当官了大家都争着请!”戏谑的话语,却道出真相。其实叔叔一直都不是一个把官位看重,或者是说显摆官位的人,我心中的他,就只是一位温和的长者,他很耐心的教你成长,脉脉地看你进步,他的关心总的那么的自然而然却又妥帖实在。记得有一年,我在合肥,正愁着怎么做羊肉,正巧叔叔在网上和我搭讪,我便请教羊肉的做法,呵呵,在叔叔一点点的指挥下,那晚我做的羊肉可真是美味啊!去年,过年的时候在他家吃饭,叔叔亲自给我舀他做的羊肉,一勺接一勺,他,还记得我爱吃羊肉!这样一个温情而细腻的人,不做官也罢了!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他喜欢的事物中,他可以安静的写作,他可以尽兴的挥毫,他可以泼墨山水,亦可以摆弄花草,他可以鼓瑟吹笙,亦可以拍摄佳片......他一直是一位勤奋多才而且艺品高洁的人,正因为此,所以,他是小城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楷模!振秀姐在席间还说,她当镇办公室主任时,叔叔为她题下的十六字方针:处事得体、注意形象、饮酒适量、保持低调 。我默默记下这方针,觉得他就是这样一位得体和低调的人,他自命为“村夫”,其实他又何尝不像一位爱惜庄稼一样爱惜和保护着这群晚辈的老农?他真诚待人,所以,他的周围有了这样一群用他自己的话说“割头不换颈子”的肝胆相照的真朋友!他是勤奋的村夫,他也是朴实的村夫......
那天黄昏,我读了叔叔的《俱往矣》,居然读到流泪,是啊,“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么说不仅仅是感伤,我倒觉得,至少虱子这活物是很好的见证者,少了虱子的“华美的袍”未免太假太虚了些,那些虱子是一种经历后的纪念,人生因虱子而格外的精彩了!
某次和电视台的一位主任吃饭,在席间谈起文学艺术界的人士,他也非常由衷的说,文联主席如果邵部长不做,还真的想不起谁能胜任......这些关注,这些肯定,这些不舍,无不源于一个缘由,那就是,他是一个务实做事,真诚为人,热忱于艺术,无私于岗位的高洁的领导者。其实,作为“丫头”,我觉得脱下官袍也好,就做那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村夫,可以不那么疲于奔命,可以不那么操心劳神......我知道,山野里新鲜的空气一定可以催生他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们都仰望着,期待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