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怀疑且不看好限购令对房地产调控的作用

(2011-02-24 17:30:45)
标签:

房地产

高房价

高地价

炒房

行政手段

市场调控

闲散资金

房产

分类: 政经时评

    由于从2005年政府对房地产实施调控政策以来,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均不太见效。不得已,本届政府使用了最为强硬和最为严厉的撒手锏--限购令。

    限购令一出,特别是被称为最严厉的北京限购令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拍手赞好声中,房地产的大佬开始惊恐,银行开始紧张,不少人判定未来的房地产大萧条即将来临,某些大嘴专家即刻断言房价要直降15%

    的确,在今年的楼市调控政策里,真正会立竿见影的我看只有这一条了!因为它是用强硬的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严厉打压购房需求,不管你是炒房还是自住,你在限购之外多一套也不行,就是付全款我政府也不准你买。

    我相信,这个政策,肯定会是所有调控政策中最有效的政策。因为限购令一出,必然会把相当一部分购房者挤出去,预计会有至少有30%以上的购房需求者会望洋兴叹。另外,限购令出台后的售房恐慌和跌价期望会迅速弥漫市场,很多人会期盼房价跌到自己预期的水平,因此对楼市的观望效应也会影响到房价。

但是,人们是否会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的限购令究竟要执行到哪个范围?执行多长时间?各地限购令直指的降房价目标?特别是限购令会带来什么后果?限购令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难道除了纯行政手段就没有其它调控方式吗?再者这种行政行为真的会很有效吗?如果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会不会重遭市场嘲弄?限购令会不会和有些行政手段只获得短期收效?想得更悲观一些会得不偿失?

我从来认为,任何纯属行政干预措施在市场经济中都是暂时的和有限的。诚如有专家所称,限购令是中央在稳定房价效果欠佳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权宜性政策。那么这个政策出台后,作为从相关产业(钢铁、建材、建筑、森工、油漆、装修等)的部分企业,将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有些企业家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个措施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法律尊严、户籍改革和政府权威等产生的负面影响,究竟会是怎样呢?

我也赞同“这是政府不得已才下的猛药”这个说法。但是我疑惑的是这个药要喝多久?猛药的副作用且不谈,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猛药喝上是否就停不下?停下来后会不会旧病复发且愈发加重?甚至老病尚未根治又多添了其它病呢?

有人说:只要调控效果显现,房价能够回落到合理水平,就会停止实施。那么我想问,何谓合理水平?是以官方的调控目标吗?我们在已下达限购令中没有看到一个城市有目标?是公众的预期值吗?哪些人群说了算?是某个时期的当地房价吗?那退不回去的高地价如何消化?行业平均利润率下的理论房价吗?那无法抑制的土地价格狂涨是否会成为的问题焦点!那看来,停止实施便不会有下文,只能当作短期政策长期执行了。

而且,我也同意“未来危险来源限购令取消时房价反弹的速度”。在当前,土地财政不遏制,高地价依然猖獗,供求关系未改善,投机囤房打击不了,单靠限购令来遏止需求,既遏止了投机抄房需求,也遏止了合理住房需求。一旦取消限购令,房价反弹的速度会不会达到疯狂?一旦疯狂又如何应对?不取消限购令,除了人为减少了需求量,会不会出现量减价不跌?或这先跌后再一波又一波地推高?到时,需要房的普通人买房会更难,先前是好不容易攒够了首付,房价高了买不起房,那时是好不容易熬到了能买房,房价更高了依然买不起房。

而且,行政手段是否能长期有效,限购令能否堵住炒房投机,我认为还取决于供求关系有没有改善和社会闲散资金有没有投资渠道,因为,如果限购令真得在全国一线城市全面推开,导致炒房资金从限购地区转入其它城市,进而引发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新一轮房价上涨有可能成为全国性的。如果那样,是不是会倒逼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是不是会形成全国性的房价轮番上涨?同样,社会闲散资金没有投资渠道,国际游资在全球通胀下再兴风作浪,房子限购了那土地、工业厂房或者商业用房会不会成为其投资热点?会不会导致热钱转向新的炒点?因为那些钱终归不能收归国有,它总会找投资投机去向。而如果真发生那种情况,怕是不仅老百姓永远买不起房子,恐怕生活质量都得下降了。因为富人的钱总是比我们多的多,富人和腐败官员勾结的能力和手段总是比我们政府的政策和对策强的多。

    所以,对于我这个经历过计划经济和市场改革的人来说,对单纯用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也不太看好它能有实质性和长久性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