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贾佳
(2018-01-02 10:45:35)分类: 教学反思 |
一、《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牛津初中英语》和旧版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旧版教材是零起点,而《牛津初中英语》是《牛津小学英语》的延续,原先的初一学生是学习英语怀着好奇,怀着兴奋,从字母A、B、C开始学起,而现在的初一学生学习英语已成定势,身上带着学习小学英语的烙印,小学英语学得好的则在暑假就开始自学《牛津初中英语》七A,而小学英语学得不好的同学在接触到《牛津初中英语》后则感到畏难,更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感到头痛和可怕的一件事就是在小学学了英语后,变得完全没有自信,进入初中就说“我学不好英语的,英语很难的。”放弃了学习英语。
无论我们初中英语老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挽回不了该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所以我感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必须从小学开始学英语时就认真抓起,要分析《牛津英语》的使用情况,就必须分析《牛津小学英语》的使用情况。
当然《牛津初中英语》与旧版教材相比,有很多优越性;
第一,其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如7AUint3《Let’s
celebrate
Halloween》学生学习该单元有兴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学完该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自做面具和南瓜灯笼,令我惊喜的是几乎每个学生都自做了面具,有的同学做的是孙悟空面具,有的同学做的是兔子面具,各种各样,还在的同学在在一个小南瓜上用刀刻出尖尖的牙齿,刻鼻子,还在小南瓜里放个一根蜡烛,并把它点亮了,当烛光从尖尖的牙齿里透出光来,全班同学都兴奋。课后,所有的同学都说这堂课学得真有趣。
第二,每一单元有专门的语法讲解,讲解形式新颖活动,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如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Grammar ‘How much’and ‘How
many’的用法讲解,以Minie 和Simon
所购买的食物为内容,讲解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因为这些内容学生较熟悉,所以学生学起来也较轻松,对于How much 与How
many区别学生也能掌握了。
第三,《牛津初中英语》遵循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实际目标任务。
如7Bunit6《Pets》,让学生对“Pets”这一话题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在话题讨论中使用英语。
二、《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较大的词汇量
目前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词汇量大,难以记住,新课程标准对于词汇的要求提高了,就拿7A来说,其单词量相当于以往旧教材的初三单词量!一个单元的单词平均就有75个,并且练习中出现的单词不算,而一个单元我们的教学时间是两周半,也就是说在两周半内学生要熟记并能运用七十多个新单词,这对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本教材是为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编写的,而目前的初一学生有一部分是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的,所以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词汇显然是困难的。
2、两极分化严重
新教材的使用使得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前出现,而且处于落后水平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际上,初一新生在没有使用新教材以前,“两极分化”就已经客观存在。初一难以跟上,到了初二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两极分化”也日趋严重,就拿我任教的初一来说,该班45名学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有13人。大部分男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点怕,上课时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该班几个学生小学英语基础还可以,接触到该教材后学得较轻松,学习效果也较好,在该班上英语课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两极分化,但要减低教学难度和深度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又是不公平的,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补上缺口,尽快适当新教材的学习赶上大部队,又能不让基础好的学生要在原来基础上等待,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三、《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经验
1、重视衔接准备对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牛津初中英语》都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层面的关注。
2、优化教学环节
《牛津初中英语》本身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强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效使用电脑、电视、CD、DVD机、投影仪、录音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和远程英语教学节目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英语学习的开放性。
3、做好综合评价
《牛津初中英语》的一个特色就是“入口低,中间宽、出口活”。所以对学生评价不能只是期中和期末一张试卷论高低。
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以适应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新时代对英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