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英语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6-09-06 21:38:16)| 分类: 计划与总结 |
承载着区教育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梦想,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贾佳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团结一心,不懈努力,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期初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及学期计划。
工作室据根据《区“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意见》精神,本着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目的,特制定工作室的三年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工作室成员介绍、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要点和工作机制等内容。其中工作目标是使到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工作要点包括:制定成员成长规划和自我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形成风格;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实行导师培养和成员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制度;开辟博客,建设教学资源库。
为了落实好工作室的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工作室的活动内容,在三年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工作室2015-2016年第一学期计划。计划详细列举了每个月份工作室需要做的具体事项。
二
名师工作室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优秀教学能手,提升教师基本业务素质。
从十一月份工作室正式成立开始到现在,工作室举行的大型的,在本区具有辐射影响力的活动非常之多。本学期的活动包括:“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丁丹丹老师与六洲初中周玲玲老师同课异构);邀请外教进班级的活动;“三名工程”名师送教活动(马芬芬去八角中学送课),以及新老结对观摩课活动(贾佳老师与星辰学校王一茗老师)等等,这些活动在全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每次活动都会事先制定好活动计划并有专人专项负责,精心策划、筹备、组织落实好,并且每次活动都会上传工作室网站,图文并茂。
三、立足于课堂,注重工作室成员的反思和成长。
过去一学期,工作室“不忘初心”,仍然坚持立足于课堂,把“上课”当作教学的第一阵地,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充分调动研修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强的优势,提供平台让他们分享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一一呈现给其他青年教师以极大的启迪,为他们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帮助他们站稳讲台,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工作室特别注重“课后反思”的环节,每次活动之后,成员们都积极撰写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
四、挑战自我,申报了工作室的研究课题。
应区教研室要求,五月,工作室向区教研室提交了“微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课题,工作室成员大部分为青年教师,没有做课题的经验,但是她们勇于挑战,知难而进,善于学习,在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并联系了工作室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确立了课题,提交了申请报告,并不断探索学习,深入研究。
五、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与活动并取得可喜成绩
工作室成员积极进取,有赛必参,在本学期的各项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丁丹丹老师的论文《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功能和影响》荣登“安徽职成教”杂志期刊,在区级基础教育论文评选中,唐业婷,丁丹丹,,贾佳,马芬芬老师的论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唐业婷和贾佳老师的微课在“安徽省首届微课评选”中,已获得区级推荐,目前正在进行市级评选。此外,工作室注重培养“骨干教师”,马芬芬,唐业婷老师积极参加了区级骨干教师的评选。
今后努力方向:
回首这一学期走过的道路,感觉到的是充实与快乐。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正如工作室里有人说过:“交流、学习,觉得自己研究的脚步再不会停歇,觉得自己更要豪情满怀地学习、反思、践行。”
我们今后将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积极学习,努力开创区名师工作室的新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