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认为今年是一个上涨的年度,理由是通过自己的资金系统的判断,其推测的按照历史数据的延续来推导的,很可惜,这个数据上半年还行,下半年基本上就延续不下去了。货币政策并没有像往常历史一样出现反弹,而是继续维稳。所以年初的时候就大力的加仓平安、选择了几个券商股,弄了些创业板,其想法是增加一些高弹性的个股,从而在上涨行情中博得更大的收益。但最终a股没有如自己的预期而是不断下跌,反弹无力跌破2000。这个过程中我极少换股,基本上都是下来了买点,摊薄成本。其实也想过要动动,但我一项的换股能力不是很强,而且购买的个股的价格都比较低,所以有点懒惰,有点不想动。现在想想还是能做的更好的。
一个很明显的失误是按照上涨行情配置的股票,在这个趋势得到确认后应该要做调整。即使平安的价格很低,价值足够,但一些纯粹投机品种应该要放弃。这点上没有做好。
教训是以后当购买的基础被破坏后,其之前按照这个基础设立的估值体系就遭受了崩溃,在继续坚守是没有意义的。必须随着基础的变化而从心设定估值体系。
还有一个预期变差的个股的选择购买,估值可以计算,但人心的恐惧无法计算,预期变差的个股,不能按照以往的历史估值去估价,而应该给予净资产估值朝着更安全的角度去测算。例如这次的乐普、尤洛卡、苏宁····,在大熊市中什么都有可能。
个股真正的底部还是要看分红率,5%以上的个股加上较低的估值,其形成的底部才比较坚固···其他的都没有绝对的底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