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仓位管理。
原本的疑虑是资金管理必然造成资金的浪费。为了避免风险必然会留出后续资金,而在真正的底部无法获得最大的持仓。当然任何时候保留必要的资金原本就是一种风险控制。但我不希望这个风险控制大到影响整个投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纠结如何进行适合自己的满意的资金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仓位的管理。在低位仓位越重,在高位仓位越轻。
似乎之前的我对仓位管理的认识走到了一个盲区,那就是仓位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几只股票上,这样必然造成选择面上的缺陷。过少的品种让自己的资金流动性大减,运作在仓位中就显得没有弹性。
一个良好的仓位管理系统应该是具有很大适应性和弹性的,它在设计上不但要考虑到一些优秀股票下跌后合理价格就能进场的设定,也要考虑到被大幅低估后还能有后续资金进场,更要考虑到最后目标被增持后由于市场原因而无法再次增持后资金后续的流向。
其实我理解的仓位管理就是一种资金在进场后出现溢出后的管理。
要做好几件事情。
一、要建立好股票池
二、要建立好估值系统
三、要设定好进场位置、增持位置、置换股票。
第一、第二是基础。第三个是关键、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思路有了,剩下就是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