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关于五月份的股市
人民的红五月不等同股民的红五月
每年的五月历来比较多变,是很关键的交易月份。从历史的角度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股票的二级市场中的规律使市场的心态比较犹豫,因为大多情况下,中国股市上半年的要比下半年好,机会较多,而五月份正是上下两个时间的衔接段,投资者心存谨慎;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处于第二季度的五月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们评判大盘的依据是对国民经济的预测,若第二季度运行不好,则机构投资者对下半年就会不乐观,投入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的发展;第二,至4月30日,千余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以及第一季度报告已全部登台亮相,不管是好还是坏,总之市场的年报季报风险已释放完毕,投资者不必担心踩上地雷,并且会在业绩的明朗下改变自己的操作策略和改变手中的投资组合结构,这样势必会使接下来的增添一份多变;第三,政策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双重影响。
在十几年的中国证券历史交易的长河中,五月份的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用来启迪和引导我们的思路和操作。
1991年5月:沪指产生半年后上下震荡,在这个月留下了105点的历史底点后一路上扬,至今再也未见。
1992年5月:经过一年多的上升,沪指创出了1429点的高点,上涨幅度为14倍,为历史所罕见,直到1999年5.19。1429点在之后的几年里没有被真正地有效突破。
1995年5月:5月18日,管理层公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决定引发了历时三天的5.18,但第四天,随即恢复新股发行的政策使5.18夭折;
沪指自333点上涨以来形成了一个阶段性高点927点,1992年5月高点经过三年(费波纳茨神奇数字)形成这一高点。
1997年5月:经过一年的连续上涨,沪指创出新高。1992年5月高点经过七年(江恩数字)创出了1511点的历史高点,但是5月10日,管理层宣布将印花税由3%增至5%,股指再度下滑。
1998年5月:5月-6月期间,管理层采取多项措施刺激市场,关闭十几所期交所,降低印花税,降息等等,沪指创出上市以来收盘新高1411点。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的具体情况使指数自第二个月起再次一路走低。
1997年和1998年的5月高点受到1992年5月高点的制约,并形成了一条具有极大作用的连线。
1999年5月:1999年5月公布了允许券商增资扩股的决定,之前连续出台了多项利好。经过七年的时间,沪指终于成功突破1992年的1429的高点,引发了持续两年之久的一轮升势。
1991年5月低点事隔八年(费波纳茨数字)之后形成了1999年5月的1047点的重要历史底部,从而形成了5.19。
2001年5月:突破近一年的平台整理,收出一根中阳线,创出历史高点,但受到自1996年上升通道中的上轨压制;这时,国有股减持方案再次被放到投资者面前,自6月份起,中国股市进入了一次暴跌中。
而自2001年开始,五月份就变得不尽如人意,这也是熊市的一大特点。
2002年5月是一根大阴线,而6月则出现了大盘涨停的6.24。
2003年5月是一根阳线,是2003年春季的最后一个交易月,之后指数慢慢一路阴跌。
2004年5月是一个阴线,属于下跌中继的阴线,之后一路下跌至今,创出多年的调整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