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粗略分析苏宁2012年报

(2012-04-04 07:59:33)
标签:

转载

 

 

 2011 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达12,030 亿元,较2010 年同期增长了11.8%。---中怡康数字 

由于受到“以旧换新”消费政策、移动互联网技术渗透、消费者升级换代等因素的推动,IT零售市场出现了较好的增长态势:2011年,PC市场零售总额为1755.28亿元,同比增长23.02%;手机市场零售总额为2950.43亿元,同比增长40.88%;周边产品市场零售总额为124.55亿元,同比增长4.3%;数码相机市场由于受到日本地震与泰国水灾的影响,其市场零售总额为320亿元,同比下降4.71%。
  注:GfK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调研公司之一,为全球耐用消费品领域最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

整体市场综合: 2011年大小家电市场增长幅度较小,大概在5%以内, 电脑增长23%, 手机增长40%, 相机没有增长或者负增长,其他增长较小5%以内.

 1:同行业比较:

    汇银家电(01280.HK)公布2011年度,收入28.35亿人民币(下同),按年增加58.9%;毛利3.61亿元,年增12.8%。录得纯利倒退83%至1551万元,每股盈利1.48分。不派末期息,上年同期派2港仙。撇除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开支、上市专业费用、有关收购业务之或然负债公平值变动和无形资产摊销开支,纯利增长62.7%。2011年止,集团合共拥有61间自营店,较2010年底增加12间;特许经营店则减少70间至157间。

  宏图三胞IT连锁产业
  2011年是宏图三胞转型第一阶段的收官年,在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下,公司在供应链建设、门店布局调整、产品丰富度建设、店面科学陈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结构优化以及新兴业务等方面均基本达成预期目标,并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宏图三胞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20.02%;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1.38%。

报告期内,国美上市公司部分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98.21亿元,比2010年的509.1亿元增长17.5%;综合毛利润从人民币93.60亿元增至108.59亿元,年同比增长16.0%。实现同店销售同比增长3.1%。

 

同行业比较,

汇银家电:主要市场在3 4级经营大家电, 每店销售1000万左右,毛利率下滑非常明显致12.7%,加盟店减少近三分之一.---在2011年度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压力,被迫降价销售,加盟店在竞争中处于不堪一击的弱势.

宏图三胞:主要经营3C,销售增长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净利率1.6左右与2010基本持平.

国美: 销售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长,净利负增长,11年国美IT管理上线费用增加,开店增加费用上升,面临租金人工成本上升,3 4线渠道下沉初期耗费资源的滩头战,京东等电商竞争加剧,整体看国美把成本上升转嫁的能力不够强大.

五星电器:没有找到资料,传言12年元旦和春节销售下滑严重,公司中高层大调整,往往大范围的人事调整,意味着企业正处于不尽如人意的境地.一如12年初国美的大调整.

苏宁: 面临费用上升和竞争加剧, 公司向上游转嫁成本上升的能力日益凸现,同时不断进化调整门店调整货品调整战略,苏宁给我的印象更像是永不消失的番号里的李大本事, 整合资源能力强会打仗,并伴随着一些运气.

   

2:不同市场增长分析:

苏宁电器同店增长:

市场级别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三级市场  四级市场
可比店面销售同比增长           2.23%   4.99%     6.60%    7.00%

个人对2011年的市场增长判断:     7%      8%       16%      18%

一二级市场网购夺取了新增长的大部分份额,苏宁年报中很少提及苏宁易购,应该是易购与股份公司合并报表,11年这两个市场的大家电应该是负增长,3C增量巨大使得合并后的数字略低于市场平均的11。8%,同时3 4线城市大家电和3C增长均超过平均。

12年易购正在发力夺取新增增量中和线下转为线上的份额,12年一二线总体市场可能微幅增长,苏宁份额可能也会小幅度增长,表现在同店增长上可能会正增长。三四线市场随着10年新开店的成熟,总体小幅增长。

三四级市场连锁店数量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5.48%,达到36.52%。未来3C家电增长主要看三四线城市, 1 2线城市重点观察易购增长。

结论:2012年可能情况:销售增长保持20%,净利增长乏力,如果竞争加剧净利也可能不增长,竞争是否加剧看苏宁和国美对京东的战斗投入,现在的主动权在苏宁和国美。随着门店货品调整到位,12年净利小幅度负增长的概率较小。

 

3:分类产品增长分析:

分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主营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彩电、音像、碟机 23,696,928 18,776,020  20.77%      20.21%                         17.71%              上升1.68 个百分点
数码及IT产品: 17,148,892  15,643,520     8.78%    38.70%                         36.50%               上升1.47 个百分点
冰箱、洗衣机   15,687,100 2,135,406  22.64%        21.25%                          18.96%               1.49 个百分点
通讯产品   12,373,602    10,965,513   11.38%      39.05%                          36.95%                 上升1.36 个百分点
空调器产品       11,272,584   8,936,158  20.73%   16.23%                          12.66%                上升2.52 个百分点
小家电产品  11,066,883  8,533,839     22.89%      16.15%                         13.08%               上升2.09 个百分点
安装维修业务     909,611   600,399    33.99%      6.44%                           2.38%              上升2.61 个百分点
其他产品      309,777   264,754  14.53%          33.60%                          14.46%             上升14.28 个百分点
合计         92,465,377 75,855,609  17.96%      24.57%                      22.51%             上升1.37 个百分点
注:小家电产品包括厨卫、生活电器以及百货类产品。

 

C、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主要产品情况: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     占收入比率   占利润比率
彩电、音像、碟机   23,696,928       18,776,020    4,920,908    25.63%       29.63%
数码及IT 产品      17,148,892        15,643,520    1,505,372   18.55%        9.06%
冰箱、洗衣机         15,687,100       12,135,406    3,551,694    16.97%       21.38%
通讯产品              12,373,602      10,965,513     1,408,089   13.38%       8.48%
空调器产品           11,272,584        8,936,158     2,336,426    12.19%       14.07%
小家电产品           11,066,883        8,533,839     2,533,044    11.97%       15.25%

 

11年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网购的枪林弹雨中,苏宁3C类产品增速不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并高于店面面积增速的同时,3C类的毛利率呈现稳健上升态势,3C产品销售占比达到32%,利润占比到达17.5%----113C销售额不到300亿,而市场总量超过5000亿,市场份额不到6%

 

11年大家电销售增幅高于行业平均,加权平均大概在19%,低于店面面积增速的32% 由于大多数新开店面集中在下半年,并且处于培育期内,属于正常情况。

家电市场份额:不到9%

 

4:苏宁易购:值得期待。苏宁国美目前掌握出牌权,3C家电京东基本无牌可出,201159亿的销售额赚钱,300亿2012年销售计划包含不赚钱的期望,国美也是高调出击各个平台,所有都预示大打出手前的明牌。为什么选择12年动手,如果华尔街12年不买京东股票,京东可供烧的钱就快没了,只能提高毛利,在京东涨价的时候打击京东,也许是好时机。

 

5LAOX  值得期待,唯一担心的是租金占比过高,11年亏损3千多万,希望12年持平就好。

 

6:镭射:    如果镭射与苏宁的采购基于一个全球采购平台的话,将来香港市场的老大就将是镭射无疑。镭射+大陆苏宁是经典的1+1大于2的范例。11年镭射一个60平米店面创造1.5亿港元的销售平效记录,镭射是一个累积人才和苏宁起跳到东南亚的滩头阵地,也是笼络三星海尔海信美的海外扩张的好砝码。

 

6:自建店;自有店面是一个好生意,核心商圈是稀缺资源,这可能是一个roe超过20%的好生意。现在有35个。作为类金融企业自建门店应该是最好的资金去处,比银行股权更靠谱。

 

7:物流基地: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就是出于大型企业物流的需要,在这个领域的宗师是IBM。个人感觉:云计算的基础,是仓储大型网络。在大的仓储网络的基础上,才能减少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造成物流高成本的最主要原因,京东的航空母舰式的8个中心点,25个卫星点构架,从理论上远远不如靠近生产商的60个稍小规模的物流基地,后者基本不产生逆向物流。京东的物流构架,已经使其局限于春秋航空的商业模式。

 

8:费用上升未来预期: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情况分析 (单位:千元)
2011 年1-12 月                           2010 年1-12 月 项 目
            金额     占主营收入比      金额          占主营收入比  费用占比    变动情况
租赁费   3,615,831       3.91%          2,610,233         3.52%                  0.39%
人员费用 3,585,182       3.88%          2,213,233         2.98%                  0.90%
其他费用 1,397,609     1.51%            954,812           1.29%                  0.22%
广告促销费 1,191,805   1.29%            1,146,622         1.54%                  -0.25%
水电费     634,929     0.69%           463,832           0.62%                   0.07%
运杂费     556,831     0.60%           388,804           0.52%                   0.08%
装潢费     473,796     0.51%           281,884           0.38%                   0.13%
小计       11,455,983   12.39%          8,059,420         10.85%                  1.54%

 

人员费用增幅远高于销售收入增长,IT人工资有点贵,通货膨胀,精品店县镇店和部分三线店面自营员工增加。期待销售增长降低人员费用率,裁员万人结束了吧?

1季度关停亏损店面50个,加快自建店面,增加销售收入,降低租赁费。

12年费用率能否下降,值得继续观察。

 

9:增发:继续等待。

10负债率:增加4个点, 增发有助于降低负债率,目前物流扩张3 4线城市店面扩张1 2线开EXPO和LAOX,都需要钱,分红是超预期。

 

纪录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1:大小家电的未来:大家电的仓储物流配送有壁垒,苏宁高于国美净利率的两个点中,仓储物流配送应该有不到一个点。其次是采购,包销买断独家品牌合作,这方面有壁垒,另外不到一个点个人认为在采购方面。租金上涨国美更敏感。大型仓买连锁,网购对大家电想法很多,但都缺乏把这块肥肉能吃到嘴的能力。行业不增长或者下滑阶段,供应商全系产品链竞争情况下,产品技术升级和安全过冬是主要想法,流通商议价能力上升。

23C未来: 家庭内部更新手机:购买一个高端,全家都升级,因此高端智能机的抢夺是关键,三大运营商都将渐次进入苏宁平台。地方手机连锁店的份额将被蚕食,随着苏宁3C销售面积的不断加大。另外主要手机供应商与苏宁合作会紧密,通过苏宁的试销,搞清楚客户反映之后推广,苏宁占尽高端机器先发的便宜。手机增长高于行业增长比较确定.

             数码相机:托运行李飞机到达之后你的相机还能用吗?我试过一次,悲剧。我想说的是:这个产品不适合网购。相机属于精密光电类机电产品,特别怕震动。消费升级旅游升级,数码相机增长确定.

             电脑:1线白热化竞争,肥肉在2 3 4线市场,网购第三方物流基本别考虑这样的电商。一线城市苏宁加大EXPO和LAOX和精品店,随着销售面积增加,各档次电脑销售增长会保持增长。

 

谈谈京东:至今没有赚一分钱的商业模式,刚刚想提毛利赚一毛钱,天猫易购亚马逊一号店国美当当拼死挡横. 京东模式让利了消费者,但是亏损多年地方财政没有收入,搅了万达等综合体的生意,投资的四大行挡横,中央财政挡横. 一句话:国内资本不希望他做大,国外主流欧美资本也不希望他做大,否则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亚马逊投资受损?京东困局不好解.

 

把读到晨星公司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规模优势通常是竞争者很难超越的:大的公司不断地降低成本和价格,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来自固定成本的杠杆优势: 把成本分散在不断扩大的规模基础上.  固定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制造厂商: 对于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言,复制一个只在大城市中心承担服务的网络也许不是什么难事, 但要复制一个能递送到全国各地的网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运输冰箱的卡车上多放几个包裹,对于苏宁来说只增加了一点成本,而他在这些多加的包裹上赚到的利润确是相当高的.---后面这句话是我胡乱的一点思考.

 

 

结论: 继续押注苏宁,看中的是行业增长, 管理层优秀 目前只有8%的市场份额和百货的蓝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