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这个理论,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往他却不是这样。每次表演之前,他只想着“走钢索”,并专心为此做准备,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会为“成功”或“失败”而担心。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某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和结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离一年一度的高考不到一个月了。考生现在听到最多的大概都是“十年寒窗,在此一举”,“一考定终身”,“离高考还有××天”等口号和嘱咐。可以说,莘莘学子们承受了学校的、家长的、社会的、自身的多重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对考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在最终的考试中造成“瓦伦达事件”。有位重点中学的考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结果在高考中失败,他在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时说“我的压力太大了,我是全校的前几名,许多人都关注我,老师和家人也对我寄予重望,我常常告诉自己,绝不能失败。过度的紧张使我焦虑不安,彻夜难眠,结果在考试时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
高考是一场智力的竞争,更是一场心理的较量,能否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否做到气定神静,心无旁骛,对高考的成败至关重要。一个人的心态好,他的判断力也敏锐,明明自己不会做的题也能“蒙”对;而身心状态差,则会本来熟记在胸的东西都会出错。关键时刻,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当高考来临之时,应该让考生保持一个瓦伦达心态,使他们能调整情绪、放松神经,镇静、紧张而有序地积极进取,注重考前的复习过程,不把注意力焦点过度集中在高考的结果上,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这一人生中重要的考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