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时,我距离崔健大概不到3米远,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面对一个神话。
随着每一声嘶吼,我能看清楚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迭起,每一根血管暴突。我感慨,岁月不饶人。事后北汽的朋友告诉我:“老崔年纪大了,好多高音都上不去了。上台前还特意喝了点酒,为了保持兴奋。特别不容易。”
但我却没有感到丝毫的遗憾。因为这不完美的歌声里,没有假唱、没有炫技、没有无病呻吟,只有一种真正的血性!这种血性,让人感觉到快意,就像另外一个媒体朋友在微信里说的:“整个人都燃起来了”。
崔健老了,但力量还在。吉他旧了,但魂魄仍留。
这其实像极了BJ40。它是中国越野车迷心里的一面旗帜,虽然失约太久,但旗帜不倒,指望仍在。如今,沙化成水,BJ40终于涉水而来。看台上、电脑前、手机里的多少车迷,在这一刻,忍不住要鞠一捧眼泪。
徐和谊说:“1单独念1,但和两个2放到一起,所有人都知道念"2幺2"。这就是北汽越野的积淀,这就是北汽越野的底。”
此话不假。不管是曾经级别干部才能配的212,还是经常被好孩子在车屁股上给=16的4X4切诺基,北汽靠越野车起家,也因越野车入世。凭这一点,“越野世家”的称号担得起。
所以,虽然徐和谊说“BJ40还不太满意”。但对于北京吉普的粉来说,BJ40来了,就已经足够好了。
就车说车不如去看配置单,还是聊聊BJ40和他的对手们吧。
谈BJ40,绕不开牧马人。谈越野车,也绕不开长城。前者有点像绝对伏特加,明明就是外国的普通白酒,但在中国活生生用营销之术,把自己卖成了象征生活方式的一个符号。而长城则太像北京人爱喝的牛栏山白瓶绿标,便宜味儿好不上头,走的是以量取胜的路子。
那么BJ40呢?
至少在今天,北京牌越野车还是像红星二锅头。有历史,但没销量。未来的BJ40,是想做成伏特加还是牛栏山?答案还没揭晓。但我想,BJ40的定位应该是在两者之间。
之前的电视剧植入、大北线征程、110万公里军队测试场测试的种种投入,终于打造出了这款没有任何妥协的BJ40。今夜,北汽又给了他一个足够诚意的价格。
这辆有情结、有情调、有性价比的BJ40,既可以出尘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能够入世的和受众们谈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当我们慨叹崔健已老的时候,也同时庆幸BJ40正当壮年。它带给人的感受,就像崔健的歌声一样:粗粝但有质感,不完美却拥有真诚。
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越野迷心中的完美座驾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