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锥红楼
管锥红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94
  • 关注人气:2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驷驖(tiě)》是一首描写秦君打猎的诗(《诗经》之一百二十七)

(2013-12-19 20:23:34)
标签:

古典文学

古诗词

诗经

国风

杂谈

分类: 诗经

http://s12/mw690/001bnPAIty6F7v4IV3Z1b&690

    《驷驖》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写秦君打猎的场面。全诗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仅三章章四句共四十八字即已写尽狩猎全过程,却使人觉得威武雄壮,韵味无穷。
    这首诗三章全用赋体,首章言将狩之时,取景从四匹高头大马切入,四马端端正正站着,只待一
声令下,便拔蹄飞驰。接着由马转移至控制着六根马缰绳的人。“六辔在手”,显得那样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充满自信。这个赶车人,只是“从公于狩”的一个陪衬。真正发号施令的是秦襄公。他带领一大批“媚子”,大规模出猎。此章虽只撷取一辆狩猎车的情景,而声势浩大又纪律严明的场面已可联想得之。此章通过层层反衬,暗写秦襄公治军治国有方。
    二章言正狩之时,在纷纭的围场中,诗作的镜头紧紧跟随着秦襄公,只见他吆喝一声:“射左边
的那一只!”果然那肥兽应弦而倒。这足见襄公武艺不俗。此诗的描写非常切合主人公的身份地位。
    三章言狩毕之时,猎后情景可写的太多,如猎物的丰盛,猎者的欣悦等,视角独特,大有王者风
范。
    《驷驖》全诗叙事取景高度浓缩,突出典型场景和人物,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和细节。

               
                   【原诗】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
1.驷:四马。驖(tiě):毛色似铁的好马,即毛黑色、毛尖略红色的马。阜:肥硕。
2.辔:马缰绳。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
有六辔在手。
3.媚子:亲信、宠爱的人,这里指驾车者。公,即秦君。
4.于狩:去冬猎。于:往、去。狩: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5.奉:供给,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时:“是”的假借,这个。辰:时,应时。牡:公兽,古代祭
祀皆用公兽。
6.硕:肥大。
7.左之:从左面射它。
8.舍:放、发。拔:亦作“柭”,箭尾。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9.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10.闲:通“娴”,熟练。
11.輶(yóu):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鸾:通“銮”,车铃。镳(biāo):马衔铁,如今之马
嚼。
12.猃(xiǎn):长嘴的猎狗。歇骄:短嘴巴的猎狗。

                       【译诗】

               四马壮健毛色黑,缰绳六根手上垂。
               公爷宠儿一帮子,跟随公爷猎一回。

               猎官驱出应时兽,膘肥肉壮满地走。
               公爷一声“朝左射”,放箭直贯兽咽喉。

               狩猎归来游北园,四马轻松好悠闲。
               轻便副车铃铛响,车上息着众猎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