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诗经》之十三)

标签:
古典文学古诗词诗经国风 |
分类: 诗经 |
http://s1/bmiddle/001bnPAIzy6Pj8rpfk440&690
【注】
1.于以:问词,往哪儿。于:在,往。以:何,什么地方。蘩(fán):白蒿,用来制养蚕的工具;生于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2.沼:沼泽。沚(zhǐ):水塘。
3.事:指蚕事或祭祀。
4.涧:两山间的流水。
5.宫:大的房子;蚕室;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6.被(bì):“髲”的假借字。髲髢(bìdí)是当时妇女的一种首饰,用假发编成的头髻。僮(tóng)僮:假髻高耸貌。诗人以“被”代蚕妇,僮僮也就是形容蚕妇众多。
7.夙夜:早晚。公:公案,即君主的桑田。
8.祁(qí)祁:形容首饰盛,这里借用形容蚕妇众多。
9.薄言:语首助词;或用为减少之意。还(xuán):同“旋”,指蚕妇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