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动然拒
(2013-02-07 10:54:21)近来最有趣的词要数“十动然拒”,读起来莫名其妙,却很有咱们的古老文化结晶——成语的范儿。我们熟悉的很多成语,像煮豆燃箕,乍看也颇为莫名其妙,但如果你读过曹植的诗又知道曹氏两兄弟的典故,自然就明白其中内涵。成语是语言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范例,网络词汇亦然。
“十动然拒”意即“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咱也是有典故的,源自一个校园恋爱故事,一男生用212天的时间写成一封长达16万字的情书献给心仪的女生,女生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网上掀起了“十动然拒”体,用212和16两个数字和这个词编出无数搞笑颠覆版本,“十动然拒”也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新词,形容一方苦情求爱却被对方傲骄拒绝,四个字彻底带出其间感情与心态的不平衡。
那个女生为什么要拒绝这封打动了整个网络世界的情书?原因很简单:她用自编的小程序检测了一下那封情书,发现60%以上的内容都来自段子或网上的文章,什么“回忆两个在一起的情景”,什么“借景抒怀”,根本就是个抄袭王嘛,情书都不能发自内心,换了你,你拒不拒?
在我们的经验中,一些狗血的示爱方式确实会让人感动并被观众深深铭记,问题是,这究竟是爱的象征,还是强迫症或表演型人格使然?他的根本目的是向对方表达感情,还是让旁观者觉得剧情精彩?要想甄别,有两个标准,一看是否真诚,二看是否合乎情理。
真诚很容易理解,爱情当然要发自内心,真诚的情书是自己写的而不是抄的,更不用“情绪不够字数凑”;真诚的示爱是随心而动的,形式不重要,诚意才重要。这恐怕是大家都认可的标准。
而合乎情理这一点,比较不容易被荷尔蒙水平高涨的少男少女们理解,他们会说创意和与众不同也很重要啊,没错,要创意,也可以与众不同,但要合乎常情,比如那封情书,如果写1万6千字,我们会觉得是一封很厚重的情书,但一下子写了16万字,这就超乎常情了,值得警惕,这也是那个女生会用自编程序来检测它的最初动因吧。再比如,在女生楼下唱歌示爱确实很动人,可是如果天天唱,一唱唱到半夜,是不是就构成扰民了呢?这样唱人家还不答应,是不是就应该收手了呢?如果还不收手,是不是意味着男生有些偏执型人格障碍呢?合乎常理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人的标准,到底选一个健康的正常人,还是选一个能用超常行为感动你的人,请考虑清楚。
有些人喜欢在感情中追求“十分感动”的境界,却忘了相爱的人日常相处时的喜悦与默契才是一段关系的核心。这样说来,能够做到“十动然拒”,倒不一定是傲骄使然,反而是因为真正知道自己的内心需求,不会被一时感动蒙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