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香奶茶——只要一个平铺直叙的动人故事
(2009-12-27 15:54:12)
标签:
电影大片 |
分类: 文 |
在若干年前,这样的愿望随时都能实现,因为有很多人在脚踏实地拍电影,如果一个故事打动不了自己,他们不会动手去拍。他们的手法传统,但感情真挚。一个不滥用技巧的故事,有可能是最真诚的故事。
最热爱的经典电影都有这样的特质,《乱世佳人》、《秋日传奇》、《英国病人》、《天堂电影院》……以时间为线索,没有野心,不去炫技,把人的内心特质一层层剥开给人看,有时是残酷的,却更是令人动容的。重看《罗马假日》,甚至觉得比记忆中更好,在读过那么多的溢美之辞后。赫本的美丽、公主与小记者的奇遇已被太多人惊叹,相比而言,反而让人忽视了影片流畅的手法、俏皮的小细节,一部经典之作,除却天使般的女主角,更需要一个真诚的内核。
有时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片子都得往嗑巴里拍?明明可以一口气往下讲的事,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岔,玩些前因后果的简单时序游戏,我不知道,除了给观众设置障碍、显示拍摄者比别人聪明,有没有其他用处?而那些最让人看得脑袋里一团浆糊的片子,等你清醒过来,把那故事抻直了、抹平了、挤掉水分,原来竟是个淡出鸟的无聊事体。戏不够,技巧来凑,没有动人的感情,只好编排出不合逻辑的离奇情节;甚至这都编不出,只得把好好的事颠三倒四着说,绕晕你,正好让你忘了追究编剧和导演究竟想干什么。看那些所谓新锐导演的作品,我常常大惑不解:他的生活真的这么无聊吗?为什么要拿这么奇怪的一件事来拍?要知道,拍电影不像写小说,不能一个人埋头玩,不花成本,电影是一大群人耗时耗力耗钱拍出来的,真浪费!
不不不,不是说技巧是不必要的,好的技巧,建立在丰厚内容的基础上,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内涵,怕就怕,内容浅薄,技巧先行。当人们被作品外在的形式所迷惑时,往往就忽略了动人的内核,形式可以模仿、可以生造,内核却是需要沉下来细细体味、用心来表达。人心浮躁,创作者没功夫去挖掘,观看者没功夫去体味,他们都满足于一场绚丽的声色盛宴,叫好声一片,却不能在人们心里留下任何印迹。
于是,我和像我一样的人,只好虔诚地向往一部好电影的诞生,我们默默地祈祷,那些大导名导早日开窍,用投资商大把大把的钱,早日拍出一个平铺直叙的好看故事,吸引我们、感动我们,让我们在字幕升起、顶光打开之后还不愿离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