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真牛,不撒狗血,不挖隐私,朋友聊天一般,就把个访谈节目做成了“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新周刊》语)。这还没完,把唠嗑的话辑一辑,做成系列书,还出一本畅销一本——
一件事做到这份上,夫复何求?
我手里这本是《鲁豫有约:男角》,全是华人世界的顶级男星,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成龙、罗大佑、吴若甫……最会唱的、最会演的、最会打的、最能熬的男人们,在鲁豫这个长相平平但智慧超群的女人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露出他们属于“人”而非“明星”的一面。原来张学友演很多搞笑港片的时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从一夜走红到无人问津的滋味是那么难受,有了那尴尬的三四年,才会有后来的凤凰涅磐;相反“摇滚之父”崔健面对最巅峰与最平淡,倒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失落,倒是他费了很大功夫倡导的“反对假唱”运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让他非常介意……这样的书,轻松,好看,八卦多多,谈资多多,不会最畅销,也不会不畅销。
鲁豫演播室里的男人是主角,可是在有些女人面前,男人褪色成背景板,面目模糊,言语不清,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成全女主角。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便是如此。那个战后被称斤论两卖到东北农村的日本女子,起先只是一个充满敌意的生育机器,经不住岁月熬啊熬,敌人也对成了亲人,她不仅以生育的方式为自己变出三个亲人,更以自己独特地方式与那对敌人夫妻相处下去。她隐忍、勤快、与人们充满隔膜,用毕恭毕敬的90度鞠躬和擦得镜子般干净的地板、奇怪的日本小吃昭示自己与周围人们的不同,却又被回到日本的来信中“凑合吧”“就这么混呗”这样的典型东北女人腔调暴露了她与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感情。严歌苓的小说标题如果换成《母亲小环》,我想也不会有人反对,小环是书里另一个更为鲜活的女子,没有她的宽厚,便不会有这个奇怪家庭的存在,没有她的智慧,每个人都会有灭顶之灾,而没有她的小心眼小手段,生活也就不会那么趣味横生、左冲右突。相比这两个伟大的女人,男主角张俭真的只能成为一块背景板了,虽然他已经是个具有很多罕见美德的男人了。严歌苓又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她写各种各样的女性,都是小人物,小而美,蕴含着最伟大的人性光辉,这些星星点点的光辉,往小里说是一个家庭、一个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往大里说,是整个人类在遭受无数天灾人祸后仍然鲜活的法宝。
在英伦购物狂丽贝卡那里(《购物狂的异想世界》、《购物狂结婚记》、《购物狂纽约血拼记》),男人就更是背景板了,她的人生意义体现在购物以及这些物品带来的时尚感上,男人的出现,仅仅是为了展示一种叫“爱情”的东西是如何左右购物狂的购物欲。这种感觉很大女人,很爽,我们这些女人,只要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都市里,谁不觉得自己是购物狂呢?而在英国新一代超级畅销作家索菲·金塞拉笔下的丽贝卡身上,集合了全世界女性购物狂的一切特质,无论你是哪一款,总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