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乎是一夜之间,小馒头对伯伯产生了巨大的热情,看不到伯伯的时候,没事就声声呼唤“伯伯呀”。伯伯来了,他一小脸笑得像烂喇叭花,根本不用人提示,便开始讨好地喊“伯伯”。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无理哭闹的时候只要一说“我们去伯伯家玩”,他竟然赶紧收声,指着门口的鞋子要出门。
伯伯一家三口,阿姨和哥哥都特别喜欢小馒头,见面又是亲又是抱,小馒头态度却颇为矜持,而且迟迟不会叫人。相反,伯伯并不是天性喜欢小孩的人,刚开始面对小馒头的热情,矜持的往往是他,往往是在听到好几声呼唤之后才客套性地应一声,或是却不过情面抱一下,马上转手递给身边的人。小孩子通常会喜欢逗他玩的人,面对酷酷的、从不主动逗他的伯伯,小馒头的热情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阿姨说,到底是有血缘关系。我猜,伯伯和爸爸长得像,他把对爸爸的热情引申到伯伯身上了。爸爸说得比较绝:“遇人不淑,误交匪类。”
两家人春节相约自驾游,一个星期里天天见到伯伯,小馒头对他的感情进一步升温。晚上睡觉,迷迷糊糊间还要嘟囔几声“伯伯”,我得这么哄他“乖乖快睡,明天醒来我们就能看到伯伯了”,他就满怀期待地睡着了;早上醒来,他先下意识叫两声妈妈,然后就喊“伯伯呀、伯伯呀——”大有不见到伯伯不罢休的架势,及至真见到伯伯,哪怕抱着他的是爸爸妈妈,他也会义无反顾地伸着胳膊扑向伯伯。
除了真的伯伯,只要见到任何长得有点像伯伯的人,他也要大叫,无论是衣服像还是背影像都叫,甚至本来大家没觉得像,他叫了之后再仔细看,哦,果然有点像。不仅见人叫,见了伯伯的车也叫,渐渐发展到一见白色的车或是小骄车就激动地大叫“伯伯”。
中年男人也有一颗柔软的心,在小馒头的伯伯身上,这句话得到充分验证。“自己儿子小时候都不喜欢带”(奶奶,也就是伯伯亲娘的原话)的伯伯,在小馒头超乎正常的热情感召下慢慢变了。有一次,他打完球到我家来取东西,顾不上一身热汗,一进门就跑到小馒头车前蹲下,笑咪咪地招呼他:“叫伯伯。”小馒头马上笑眉笑脸叫起来,把另一边提出同类申请却得不到回应的哥哥鼻子都气歪了,伯伯得意地把小馒头抱出来,又是转圈又是碰头,那情景,真与我印象中的大哥有点距离。
如今的伯伯,经常主动要求抱着小馒头,和他说话,摇他、晃他,让他高兴,而小馒头的热情也就越发持久起来,在一个星期不见伯伯的情况下,仍然会在睡觉前深情呼唤伯伯,看到面前开过的小车,仍然会着急地高叫“伯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