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 |
《小说稗类》张大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第一版
用张大春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本给为那些有着“轻盈的迷惑”的小说爱好者提供的一块小说解读拼图,小说是种无法彻底解读的东西,当小说彻底有序不乱了,小说爱好者的“轻盈的迷惑”失去的时候,小说也就死了。
他给小说爱好者定义“这种人比一般的小说读者有较世故的小说阅读经验,所知道的小说家也不只是常 上电视、偶传绯闻或突然变成政客的那几位;这样的小说爱好者可能自己也尝试着写作一两篇或者一两本小说,他们时而会对小说这一行感觉迷惑。”而他解释这种迷惑则说“这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因为它与小说爱好者重大的人生问题分毫无涉,小说既不能解决那些问题,也不能减少那些问题。一旦小说爱好者的人生问题在其某一阶段的现实人生之中突显浮现出来的时刻,他们不是忘了小说,就是把爱好小说这件事当作未经世事、不够成熟时期的一个梦、一则幻想。”——说的可不就是我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口中常有讽刺的“文学青年”,哈哈。
虽然这是一本对写小说者来说大有参考价值的书,但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显然太低估了张大春,或许该说它是一本以概念为序的小说流变史、文字偏感性的比较学理论研究集,他的文字很有意思,初读有点生涩,读进去了却充满机趣,观点也新奇,很有见地。
如他从长篇与短篇所涉及的时间长短来论小说的速度感,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三个篇幅相当的部分,第一部分只涉及几天的事,第二部分写一个月左右时间,而第三部分则写战局变幻直到天荒地老,三部分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速度感,使事件的发生有了急缓不同的节奏,这种速度感源于角色的意志,同时加强角色的份量。
再说小说的动作感,在古代,小说、话本已是人们欣赏别人故事的最高手段,场面与动作都必须用文字尽情铺排,人们不仅能容忍这种铺排,简直是需要、享受这种铺排,而现代社会则不同,媒介太多,肯耐着性子读小说已是不易,才没有人愿意看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来写一个人物如何演绎一套复杂动作,再复杂,屏幕上的大明星三下两下就解决了,快感美感奇幻感全齐了,才不要看文字罗罗嗦嗦,于是,在现代小说里,动作的作用变了,“小说早已舍弃了‘描述动作’的书写任务,小说早已进入动作内部”,也就是说,只有觉得动作具有某种内在意义——我的理解是能够推动情节发展、能够展现人物潜在心理——的时候,小说家才会去书写它,比如莫言在《爆炸》中以450多字写一记父亲打向儿子的耳光,乔伊斯在《尤里西斯》里用一千多页的篇幅描述一对柏林夫妇和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的身心活动。
张大春提出许多有关小说的概念作为不同章节,诸如“小说的因果律”、“小说的指涉论”、“小说的起居注”、“小说的离心力”等等,27个章节,统观小说的27个方面,古今中外小说信手拈来引为例证,看他的书,只恨自己小说读得少,读得不精。
用张大春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本给为那些有着“轻盈的迷惑”的小说爱好者提供的一块小说解读拼图,小说是种无法彻底解读的东西,当小说彻底有序不乱了,小说爱好者的“轻盈的迷惑”失去的时候,小说也就死了。
他给小说爱好者定义“这种人比一般的小说读者有较世故的小说阅读经验,所知道的小说家也不只是常 上电视、偶传绯闻或突然变成政客的那几位;这样的小说爱好者可能自己也尝试着写作一两篇或者一两本小说,他们时而会对小说这一行感觉迷惑。”而他解释这种迷惑则说“这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因为它与小说爱好者重大的人生问题分毫无涉,小说既不能解决那些问题,也不能减少那些问题。一旦小说爱好者的人生问题在其某一阶段的现实人生之中突显浮现出来的时刻,他们不是忘了小说,就是把爱好小说这件事当作未经世事、不够成熟时期的一个梦、一则幻想。”——说的可不就是我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口中常有讽刺的“文学青年”,哈哈。
虽然这是一本对写小说者来说大有参考价值的书,但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显然太低估了张大春,或许该说它是一本以概念为序的小说流变史、文字偏感性的比较学理论研究集,他的文字很有意思,初读有点生涩,读进去了却充满机趣,观点也新奇,很有见地。
如他从长篇与短篇所涉及的时间长短来论小说的速度感,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三个篇幅相当的部分,第一部分只涉及几天的事,第二部分写一个月左右时间,而第三部分则写战局变幻直到天荒地老,三部分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速度感,使事件的发生有了急缓不同的节奏,这种速度感源于角色的意志,同时加强角色的份量。
再说小说的动作感,在古代,小说、话本已是人们欣赏别人故事的最高手段,场面与动作都必须用文字尽情铺排,人们不仅能容忍这种铺排,简直是需要、享受这种铺排,而现代社会则不同,媒介太多,肯耐着性子读小说已是不易,才没有人愿意看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来写一个人物如何演绎一套复杂动作,再复杂,屏幕上的大明星三下两下就解决了,快感美感奇幻感全齐了,才不要看文字罗罗嗦嗦,于是,在现代小说里,动作的作用变了,“小说早已舍弃了‘描述动作’的书写任务,小说早已进入动作内部”,也就是说,只有觉得动作具有某种内在意义——我的理解是能够推动情节发展、能够展现人物潜在心理——的时候,小说家才会去书写它,比如莫言在《爆炸》中以450多字写一记父亲打向儿子的耳光,乔伊斯在《尤里西斯》里用一千多页的篇幅描述一对柏林夫妇和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的身心活动。
张大春提出许多有关小说的概念作为不同章节,诸如“小说的因果律”、“小说的指涉论”、“小说的起居注”、“小说的离心力”等等,27个章节,统观小说的27个方面,古今中外小说信手拈来引为例证,看他的书,只恨自己小说读得少,读得不精。
前一篇:再答个原版普鲁斯特问卷
后一篇:《金刚》——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