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 |
只带一本书上路,你选择什么书?
有媒体做过这样的调查,回答什么的都有,却鲜见让人惊喜的答案。《红楼梦》和《鲁迅文集》好像选的人很多,可惜这两种书,除了荼毒视力的压缩版,都是不止一本的大部头,放在行囊里,你还带不带别的了?除此之外,张爱玲、沈从文都是热门。除了文学类,很多人选择励志书,这类书的火爆算是中国书市近年的一个怪现象,不提也罢。
旅程中看书的时间并不多,每天游山玩水,不到饿极累极绝不收工,哪里还有精力看书?于是,这本书只有在等车船飞机时、想睡而睡不着时才拿出来翻翻,看得几页算几页。这样一本书,首先不能太重,不能再给你超重的行李雪上加霜;另外它要好读,不是那种非得静下心来细品的阳春白雪;还有,过于吸引人的长篇故事也不适合,有位驴友带了本《达芬奇密码》上路,结果硬是一宿没睡看完了,第二天赖在床上死活起不来,朋友们走了,他下午醒来只好直接坐车到下一站和大家碰头,白白错过一天的行程,每个人都来气他:“太美了,太好玩了,一路上就觉得今天最值了!”
有了这几条放之驴友皆准的准则,各人还有各人的具体要求。比如我还希望这本书足够经看,我看书快,一般的书用不了多久就看完了,可是,难读的、非得让人慢慢看的书在旅程中又读不进去,如果真的只让带一本书,我可真要费些心思。
我带过《禅的故事》上九华山,白天在仙境般的缭绕烟雾中走,晚上听着风声独坐读禅,挺应景的,可惜那些充满禅机的小故事在我看来怎么都像脑筋急转弯,可见不懂禅理装模作样是行不通的,就算到了佛教圣地也行不通。
还带过陈染的《凡墙都是门》,对陈染一直挺喜欢,可这书就是不适合旅途中读,累人,还弄得情绪低落。而严歌苓就很好,语言顺畅优美,细节饱满生动,情节抓人但又不至于放不下,随时拿起来,随时进入妓女扶桑(《扶桑》)或是苦命女巧巧(《谁家有女初长成》)的世界。
早年带三毛的书,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简直就是为游客度身定做的,后来可以带余秋雨,边看边想,不就是游山玩水吗?怎么还扯出这么多政治文化经济大事来?得查多少资料啊?偏偏又要此地无银地在序言里说这次出门匆忙没来得及查资料,怎么看怎么别扭。
现在不大有这类纯文学的游记了,却有漫山遍野的旅游资讯书,怎么走、住哪里、花多少钱,全都有前人探路,你只管跟着走。资讯齐全了,方便是方便,却也少了些探索的乐趣,充其量也就是工具书而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