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康复法3.0(26)统合技术(3)——“耳体口”的专注操

标签:
蕾波康复法统合训练育儿 |
分类: 蕾波3.0 |
耳-体-口专注操主要针对婴幼儿对声音过度敏感、对语音不敏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缓慢的问题。
蕾波的耳-体-口专注操是在排除了听觉系统的障碍后,对主动专注地辨析声音的能力进行训练的系列课程,目的是提高主动辨析声音,寻找声源;同时在声源确认下,面对人发出声音的动作的注视和模仿。配合被动地节奏声音和躯体部位的动作,愉悦地接受语音。包括声音变化寻源课、语音发声感知课、节奏健脑课等。
图4-3-1人与动物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一、声音寻源课
用具:经过测音频,声音振幅后,选择三种发声物品,包括30~40dB、60~70dB、90~100dB;母亲对孩子说的轻声细语的话录音(30秒~1分钟);家中其他人对孩子的正常话语声音(三句之内)
操作方法:
安静的游戏环境(要用软件测量声音达到安静状态)下,婴幼儿抱持或独坐玩感兴趣的玩具。期间分别给与婴儿耳边播放母亲的轻语录音、低分贝的发声教具以婴儿转头找到声源并伸手或嘴巴发出声响为终止。
间隔3~5分钟,继续在安静专注玩的同时给与家中其他人的语音录音,或中等分贝的教具在耳旁20cm以外的区域。
间隔3~5分钟,继续在安静专注玩的同时给与高分贝的教具在耳旁20cm以外的区域。
最后,训练师直接在婴幼儿注意不到的地方呼唤婴幼儿的名字(家中经常叫的名字),两侧耳旁30cm之外均无反应,换母亲熟悉的声音呼唤名字。
二、语音发音感知课
用具:类似沙盘的操作箱、各种发音的小动物玩具、镜子、小贴片、布偶(嘴巴可开合的)
操作方法:
在桌前操作箱的各个角落,训练师帮助婴幼儿挖出藏起来的玩具,找到后首先让玩具发声,再对着婴幼儿的脸命名玩具,此时应将玩具和命名者的嘴接近,让婴幼儿同时看到发声的玩具和训练师的嘴,同时听到训练师的命名,最后再帮助婴幼儿用手安抚小动物,配合简单地语句。
照镜子:在可以看到全身的镜子面前,训练师对坐位的婴幼儿的鼻子、嘴进行指认命名,只要婴幼儿注意镜子中自己的鼻子、嘴,将贴片贴于鼻子或嘴旁,反复在婴幼儿耳旁轻声命名。对扶持站立位的婴幼儿,训练师帮助活动四肢并命名,只要婴幼儿注意镜中的肢体,即刻改变活动姿势。
布偶放于治疗师的脸旁,张合布偶的嘴,同时说有节奏的儿歌或者和婴幼儿打招呼的话语。只要婴幼儿注意布偶的嘴伸手触摸,即将另一只婴幼儿的手放于说话的治疗师的嘴,感知后吸引婴幼儿的目光转移。
三、节奏健脑操
操作方法:仰卧、抱坐位均可,训练师面对婴幼儿用快速高音调声音边说边用手拍压婴幼儿的肢体。要求肩-髋配对;肘-膝配对;腕-踝配对;上臂-大腿配对;前臂-小腿配对;手-脚配对,同时左右上下均交替。即:左肩—右髋;右肩-左髋等。节奏为一个部位1~2秒钟。也可以直接报数,但是手是左右上下交替拍压。比如说1,拍压左肩,说2拍压右髋。要拍压配合声音出节奏,不等婴幼儿反应即刻改变的拍压手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婴幼儿统合身体,同时对局部的命名也可以刺激听觉系统语音的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