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笙箫默》:爱情和电影 都是自以为是

(2015-05-01 13:30:23)
标签:

娱乐

http://blog.1905.com/attachment/201505/1/3066137_1430459068kIzg.jpg都是自以为是" TITLE="《何以笙箫默》:爱情和电影 都是自以为是" />
    《何以笙箫默》导演黄斌还有一个众所皆知的身份——黄晓明经纪人,所以从这部影片的形成而言,其实更像是一种互相“圆梦”的实践结果,黄晓明帮黄斌实现导演梦,而黄斌作为经纪人,则把心目中最想展现给大众的艺人形象,投射到银幕之中——经纪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旗下艺人做“形象定位”。这种关系,很容易让影片站在了艺人的角度上去对故事进行完成,也会因为有小说、电视剧在前,让观众从开始就带着审视的眼光,去挑剔去追究。

    但在长镜头与柔光以及45°角的大逆光中,观众发现故事部分已经从原著中跳脱出来——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对时间线以及矛盾冲突的处理,如何在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建立隔阂,以及触发七年漫长的等待的感怀,成了故事面临的最大障碍——观众对此太过熟悉了,没有这些众所周知的桥段,《何以》便不再是《何以》了。影片用一场死亡,给两个人的爱情制造了最大障碍,也用了诸多细枝末节的浪漫,让旁观者在异国唯美的风光中,信服漫长等待并不会改变两个人的心意。

    于是,黄晓明、杨幂、佟大为、AB、陈冲、曾志伟、谢依霖、黄子韬等等人物在故事里,更加自由随性的去游走,也正因此,相较小说虐心的过程,影片更倾向于将悲情化为喜剧,其实影片中最大的取舍问题不是漫长时间中的过场,那是电视剧才有的对角色的考验,在影片中,美国旧金山壮美的金门大桥或者神秘的岛屿,已然可以在陌生环境中制造距离感,而最终的考验更趋向于人物对情感的选择,尤其是面对青春飞扬的观众时,需要有更加雀跃与欢腾的表现。

    而不打架不堕胎让《何以》在一众青春片中显得另类起来,影片从始至终最大的意愿是给观众制造一个男友范本,“完美男神”要有征服全年龄层的魅力,黄教主的霸道总裁范儿与大幂幂的玛丽苏简直是完美绝配,兜兜转转之间有我心依然的烂漫纠缠,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何其任性。

    这一切,最感动的莫过于一直“哭泣”的何以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着女的爱得深沉。这句话就是写给教主的箴言,是的,教主这次是真的真的动了情,没有你的爱不行。而新增的角色,则关怀备至,总是提醒教主“药不能停”,将教主苦心营造的悲情,重新拉回喜剧路线,加上谢依霖、曾志伟等人的出现,用意显而易见了。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爱情和电影一样,都是非常自我非常自以为是的一种东西。而且,每个人都不愿意将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