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鱼为
鱼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781
  • 关注人气:6,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最新影评
加载中…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劫》:人的病,国的病

(2013-10-25 01:41:22)
标签:

影评

大明劫

娱乐

    “偶像”往往立于乱世,于大众有着重要领导作用,立于银幕,则于大众解读历史有着便利,也便于操控,一个朝代,被尽量简化,最后只剩明君或昏君,忠臣和奸臣,历史就是几个人几件事儿,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真相。 
 
    明朝始于农民起义,也在饥民暴动中走向灭亡,朱元璋和李自成都曾以英雄榜样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了一个朝代的缩影,关键词是压迫和反抗,腐败与维稳。《大明劫》有着和历史重合的很多方面,瘟疫、战乱、内忧外患,孙传庭和吴又可则是故事的“偶像”,一文一武,给时代的浩劫开药治病。 
 
    但影片并不贪恋大时代的“病因”,反而将战场当做病房,也把病房当成战场——孙传庭的战场是他拯救国家的病房,而瘟疫病患的隔离区则是吴又可的战场,乱世中的视角,需要有所锁定,故事锁定的则是两人“治病”的过程和手段。 
 
    瘟疫肆虐与粮饷殆尽使军队丧失战斗力,临危受命的孙传庭同样需要解决内忧外患的危机,这是他政治与生命的最后一次机会;吴又可的加入,多少有些不情愿,但被理想和使命感所鼓动——这两种情绪最能为危难时的世人洗脑,使之总要去做点什么。孙传庭的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则,即使战乱时,也遵循有理有据的坚持,所以会耗时费力的查探丈量被豪绅所掠夺的田地,一代儒将,秉持的是法制精神。吴又可则多有违背常理之举,几次三番以“虎狼之药”对病患虚弱之人施治,是不遵常规之人。两个人的行为被置于瘟疫面前,形成对抗和理解,影片中多有表达——行事风格是有时代特色的,矛盾的特征也能隐晦显现时代特征。 
 
    但世事往往多变,乡绅的一把火烧掉了孙传庭的儒雅和自制,杀机陡升的将军就没有了对法制和人性的尊重,所以会在饭桌上杀人,以暴制暴或许就是病。这把火也烧掉了孙传庭的耐心,他等不及吴又可对病患的救治,对属下围而杀之,那是对“发展”必须有所“牺牲”的最佳写照,开拔的军队和夹裹在时代洪流中的明朝一样,走的毅然决然,留下的是茫然失措的“医生”。 
 
    西湖山水依旧在,憔悴难对满眼愁。战场上的吴又可有一个要把女人孩子送到杭州的梦想,以为可以逃离战火疫疾,时至今日,许多人则把女人孩子送的更远,是因为困境依然。而孙传庭对患病士兵的一杀百了,让两个治病的人,都有了一个想快刀斩乱麻的逃避心态。因为想省事,人的行为就会脱离自然逻辑。 
 
    《大明劫》以人的病与国的病交相呼应,也让两个治病的人携手同行又互相背离,战死沙场的孙传庭和泛舟湖上的吴又可,谁有一世英名或谁终归黄土?都不重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