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一如欢歌的岁月中,佟大为的出场便带着绝对的浪漫气质,长发,浪诗,打架,仿佛有种天生“丽质”,安静而嚣张,纯洁但忧郁,冲动又无谓,骄傲且脆弱,这让他的角色很多时候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感,且他也是幸运的,甚至连成功都无须去证明,是一种最舒服的存在。
当然,他也是重情之人,关于三个男人之间的友情,他其实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外国女友的离开,他可以当成“一个栗子”讲给同学们用以分析中西方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但孟晓骏因为一句要考托福而拒绝去看生病的成东青,却让他耿耿于怀十数年,嘴上不说什么的人,越发的心事最重,对爱情释然并不见得会亏待友情。
好在影片从头至尾未让他背负太多苦难和屈辱,这也正是他无须去做一些用钱就能办到的事情而证明自己成功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在中国,成功以后除了喜欢拿苦难经历说事,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报复”苦难的态度,做一些证明自己成功的事情。但佟大为的“王阳”是例外,他没有被学校开除失去事业的痛苦,也没有在国外洗盘子的悲沧经历,在毕业他和情人分手后,即使没有工作,他还有成东青的照顾,所以在他成功以后,仍然保持了一种最为健康的心态——不会咬牙切齿的对待生活与爱情。
影片的故事也一直着力培养佟大为这种安逸的浪漫气质,让他写诗,泡外国妞,看英文对白的影片,当然,也赋予了他诗人般的敏感和脆弱,在他长发飘飘的年纪,给了他做一切疯狂事情的机会,也在低谷期,给了他无所谓的平和心态去一步步走近成功,更给予他的奋斗的激情和热情,在实践中一次次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他是最聪明的那个,不抢风头却总能占据主动,以退为进,在所有人激烈争吵时,他置身事外一般的打着游戏,然而事情还是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所以他的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一种存在——一种最舒服的存在,不给自己压力,和别人融洽相处,没有野心,不贪婪,对于一部讲述成功者故事的影片,这样的角色至关重要,他需要平和成功后的怨气和戾气,使成功保持在合理的情绪波动之中,随时修正欲望的反攻,也需要平衡合作者之间日趋僵化的关系,使其恢复初衷,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最后的成功有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不是一场急功近利或一夜暴富的土鳖创业故事。
而关于爱情,佟大为的感悟和选择无疑可以给更多人以参考,当然,关于爱情的参考随处可见,影片无疑给了一种最正常的意见,那就是让他在合适的时候举行一场合适的婚礼,那是爱情真正的归宿,三餐一宿,风雨同舟,不用太过折腾,一辈子太短暂,遇上了就安安静静的相守。
最后,还能再说什么呢?希望自己有机会更他一起念:Ditto。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