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铁马冰河入梦来。
公元13世纪初,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成吉思汗以求长生之名命刘仲禄到昆嵛山迎接昆嵛真人丘处机,“累死十三匹战马,经过三个季节,行程一万多里路,终于来到海边。”执行大汗使命的人是耿乐,一把弯刀,满面沧桑,带着从战场下来的严肃和冷酷,终于在昆嵛山下和菜田中持勺舀水的丘处机相遇了。
尽管和耿乐见到的是金庸武侠小说之外的丘处机,但“一言止杀”的济世奇功却的的确确是在这里找到的源头。影片根据宋末元初全真教道士丘处劝说成吉思汗终止西征班师东归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但影片并未从一开始就抛出“和平”、“止杀”等一系列宏大主题,反倒将生活一言一行的琐碎置入其中,与虎相伴的坦然,高坛祈雨的悲悯,以日常衍化无常,如行军布阵一步步诱敌深入,充满结构和思想上的运筹。
此时,和丘处机的淡然与静和相比,耿乐更多的是躁动和不安,他的心思还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那里的每个军帐中都有成吉思汗的故事。这也是他在和丘处机在西行之路上讲的最多的故事。终于,一场雨改变了世界,落在耿乐弯刀上的雨响彻云霄,像是上天的呼喝,而落在丘处机手中的雨则赤红如血,象征着杀戮的残酷,所以耿乐收起了兵刃,而丘处机在这一场“天意”的巧合之后,和众人开始上路了。
动作片在征途伊始便向着古装公路片转型,鹰啸长空,策马奔腾的磅礴快意随着路途的遥远,渐渐放缓了情绪,也渐渐开始让生死和爱情的介入,宏大的主题,开始一点点的渗透开来。成吉思汗的故事,终于有机会经由耿乐的讲述,在沙漠、雪山、在被瘟疫洗劫的村庄,在墓群中,在星空下,在千年不朽的胡杨林中,一点点丰满起来。
丘处机在70多岁高龄时,在耿乐的护送下,历时两年多,西行三万九千里,终于在蒙古大帐中见到了公元后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成吉思汗。如果说沿途的劫难以及经由耿乐讲述的大汗的爱恨情仇是为了故事堆积情绪,那么和成吉思汗见面后的相处则是为“止杀”寻找机会,野猪的不杀与孙子的猝死都一次次让成吉思汗陷入思考,而丘处机一句“你头上的长生天和我头上的天是一个天”的凄苍嘶喊,终于扫却了一代天骄铁衣上的惊霜,也扫清了他心中对杀戮的执念。
战士终于踏上归程。于是,也渐渐开始明白——人永远不会走到“日落之城”,人可以走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死亡降临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