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鱼为
《香港制造
一梦十年》书出再版,恰似故人,恰似回首,恰似东风昨夜又起小楼。
非是百科,也非是考据,字里行间只是一群人慌乱年华中对光影的依赖与迷恋,有的只是情怀,有的只是情结。书里书外,戏梦交织,马蹄声急,昨夜已匆匆远隔了十年,于是有人把这放不下牵挂,写在了纸上,是对旧日的追忆,也是对今昔的抚慰。
录像厅作为第一个追忆的场景出现在书的开场,十年前,每个热爱电影的灵魂都在那里出没,在那个充满烟味、脚臭,永远看不清地面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刀光剑影,也见识了无数场的香艳痴缠,银幕有多大,心就能走多远,那里是梦想的启蒙之地,也是窥探认知崭新世界的窗口,那是一个有着特殊况味的江湖,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浪子和杀手。只是尚未成名。
那个时代,银幕里好像甚少忌讳,那是港片的黄金岁月,江湖片、黑帮片、情色片、文艺片各出奇招,也各擅胜场,无一不深深撼动银幕前的少年,让青春变的忐忑,也变得沸腾。那也是个银幕里英雄辈出的年代,许多年后,有人说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像那个时代的演员一样,整整影响几代人。书里自然就有对那个时代明星的追思,有对人物戏份的解读,也有对幕后人或事的盘点,没有新闻,只谈旧事,所有情绪源自那个时代的特殊环境,一如书中所述,那是闭塞太久之后的对迎面而来的新奇一种猝不及防的迎纳,继而变的痴狂。
了解了这些初衷,也就能进入到那些充满江湖味的特殊时光里,像是老友叙旧一样,看那群人如何点评一个时代的光影。而从录像厅走出来的这些人,也带了自己旧日的影子,我至今记得有初中同学跟我逃课去邻县看了一场“三级片”之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迎风骑车三十公里,再次孤身前往的背影,萧瑟而决绝,那不是傻,那是……对欲望的一种坚持。现在已经很少人会为了自己的一点情趣而甘于吃那么大的苦受那么大的罪,所以,当这些人开始在电影相关行业里就职之后,录像厅里长大的一代,也开始收获电影给予的最大乐趣。
书的最后,是对友情岁月的一场感怀,也像是一场十年光景的盛宴,酒兴正浓,永远有人加入,永远没有吃完的时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