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鱼为
刘烨的肩膀是舒淇爱情的地址。
在离开刘烨肩膀之前,舒淇说:我没事,我没有男人,没有钱,还是可以活的很好。
错过了地址,错不开情事。
一半真实:
舒淇是在男厕所里认识她的“小白白”刘烨的。那时候的她,醉的一塌糊涂,也可爱的一塌糊涂。用醉话交代的背景,一如这个城市奔波的任何一个影子。这一刻,有人在舒淇身上看到自己的往事,有人恐怕也勾起了心事。爬上刘烨的肩膀,舒淇便不再避讳被酒精隐藏起来的悲伤,她吐了他一身,也讲给吐槽糟心事,让宛如“奇遇”般的相识,变成似是而非的真实。但导演却不愿让一切看起来像是无奈的放任,他让刘烨留下纸条,让这一切看上去像是初露端倪的爱情。
刘烨果然就当真了。他的肩膀和她的牙齿有着一样的寂寞,他感受到了她的体温,也留下了她牙齿狠狠咬下的心事。然后,他给了这个酒路相逢的女人从未有过的特权,只要叫他的名字,他就会出现在她需要的地方。
这一半的影片里,处处透着故事的真实,刘伟强给了舒淇最能展露演技的故事,长镜头也给了舒淇最充裕的表演时间,由着她一次次喝醉,由着她将整条巷子变成表演的舞台。也由着观众摇摇晃晃的看的如此辛苦。
节奏因为一次次的酒醉而经常停滞,但对于这场并不明朗的爱情,观众也不太介意转场的速度,于异地谋生的辛苦,遇见不奢望回报的幸福,都是让感同身受的观众静下心来的招数。
到此为止:
导演忽然用牵强的借口关掉了舒淇的店子,然后又用更恶俗的借口让刘烨丢了工作和——记忆。舒淇离开后,浪漫而温馨的爱情沦为剧情铺垫和煽情的工具,之前信以为真的爱情变得幼稚可笑起来,心有戚戚的感怀便到此为止了。
那些朝夕相处日久生情本不应该沦为工具的,它应该有自己独特魅力以及呈现生命力的地方,不解的是,干吗非要用如此过于夸张的变故来拔高剧情呢?看了这么多年的电影,观众早已不是当年那些只要有死亡或失忆的桥段就自动伤怀落泪的人了。盲眼的黄秋生、语言障碍的田亮和冯丹莹,无论怎样在主线旁安排伏兵,即使加上警局全体同事,都无法避免这样的硬伤隔阻观众与影片交流的愿望。
离开都市隐身门头沟以后的剧情开始沉闷起来,沉闷是因为失去了真实的基础让观众在出戏后显得格格不入,两人一而再重复着的病态生活,与迟迟不舍得推进的剧情相掣肘,导演并没有发现,此时观众早已等的失去了耐心,迫不及待的想要一个早已了然的结果。
《聊斋》里有个故事,一个和尚对求子不得的人说:你不欠他,他也不欠你,你怎么会有儿子?《不再让你孤单》里的故事也莫过如此——或许拖得太久了,影片的结局来的也有些匆忙,甚至匆忙的有些无法自圆其说,但,也只能这样了。
“我走过了,可是我走不掉。”一欠一还就是爱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