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烂书榜: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信和另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信

(2011-03-30 10:22:45)
标签:

文化

    中美两位作者像是商量好了,各自给福尔摩斯写了一封信。可惜写得都不怎么样,不知道福尔摩斯看到,会不会死过去?

    《福尔摩斯先生收》:啰啰嗦嗦缺少悬念

    图书类型:推理小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榜理由:线索单一,故事过于平淡。

    第一感觉:通过网购途径获得书籍的读者,都有过被宣传词或者腰封上的推荐所误导的经历,而对于这本只有卖相但读起来乏味之极的小说,如果以五星来计,最多可得两星,其中一星半给装帧设计,半星给宣传策划。

    烂点评说:《福尔摩斯先生收》([美]麦可·罗伯森 著 王欣欣 译)

    小说以二十年前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信为线索,通过一对律师兄弟从伦敦到洛杉矶的亡命之行,最终揭开一个惊天大阴谋。单单只看故事简介,这本小说确实具有大片气质,但就推理小说而言,故事过于平淡,写作手法也从一开始就透着艰涩和迟疑,在关键点上的拖沓和对进程的抗拒,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或许因为是作者处女作的缘故,小说尽管拥有完美的创意,但就故事布局而言,过于稚嫩和浅显,小说的伏笔从一开始就没埋好,看完故事开头的交代,基本已经能够猜到真相。最为失败的是,小说仅仅锁定了一个线索,单线展开,甚至你很难想象,在这个小说里三人以上同时出现的情节少之又少,即使在哥哥追寻线索到达洛杉矶之后陷入新的困境,情节同样波澜不惊。

    正因为如此,小说在情节的渲染和突围上就显得无力而缓慢,小处啰嗦,大处便施展不开,本应该牵着观众前行的悬念,在走到第70页的时候,因为没能形成实质性的突破,便产生了阅读的厌烦感。宣传者需要明白的是,只靠精巧的包装,不可能会吸引读者两百页的阅读时间。

    《给福尔摩斯的信》:故弄玄虚东施效颦

    图书类型:小说

    出版单位: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集模仿和抄袭于一体

    第一感觉:小说从一开始就将抄袭者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一个典型的伦敦的坏天气,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在《五枚橘核》中描写的……”然后复制了《五枚橘核》里一段文字——连天气都懒得描写。

    烂点评说:《给福尔摩斯的信》(作者儒爵爷)无论从封面装帧,还是故事的架构设计,简直和《福尔摩斯先生收》如出一辙,都是以寄给福尔摩斯的信为线索继而展开叙述的,不同的是,这本小说在故事展开的形式上,还带着模仿丹·布朗的痕迹,完全是集模仿和抄袭于一体。

    如果说懒惰是一种无才的表现,过多的口语俚语则是另一种无才的表现,小说里处处可见作者的语言习惯,比如“呛得不行”, “我饿得不行了”——咱不写小说行不行?

    还有一种无才是最不能原谅的,即词语使用在准确度上的欠缺,比如“一阵过堂风穿过门缝钻了进来”——从门外穿过门缝挤进来的那叫“过堂风”?还有“一辆豪华路虎横亘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师傅,需要这么“豪华”地使用“横亘”吗?还有“我发现老福一言不发地绕着房子转了几圈,踽踽独行。”——只是转个圈而已,就不要踽踽独行了吧。

    故事无处不在的故弄玄虚和虚张声势让人倒足了胃口,再加上犹如小学生般“豪华”的行文风格,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作品,真是“毁”人不倦呢。

 

(平媒已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