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2020-05-17 15:38:01)
标签:

凤凰古城

沱江沿岸景色

万寿宫

虹桥风雨楼

酸汤鱼

分类: 游山玩水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充满浓郁苗族风情的吊脚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吊脚楼与马头墙的奇妙组合
                                   摄于2019-5-24
 
   饱览了沱江沿岸五彩纷呈的夜景,次日醒来即迫不及待地移窗赏景------晨曦中的沱江两岸景色如何呢?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清晨,被唤醒了的沱江淡淡的鱼鳞状云彩占据了东方天空
连绵的山峰虽遮挡了太阳的俏脸,却挡不住其发出的青春活力
映射在沱江中阳光,柔和甜美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沱江水依旧漫过桥墩,昼夜不息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昨日夕阳下的映月桥在沱江水中的半月形倒影
此刻在旭日东升中,它由东向西空翻了180度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餐厅在楼下,下楼来用餐时,见一叶小舟停靠门前,小船主人也不在,上去坐坐享受一下再说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免费的早餐虽简单,但爽口,吃后很舒服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还可边吃边欣赏外面的景色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一叶小舟迎着朝阳从桥下穿过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用完早餐,稍稍休息就出发了,要知古城游览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到位于西边的古城里面去,还得先重复昨晚的路线------仍沿江一路西行,不同的是变成观赏白天的沿江风景了,能欣赏到沱江沿岸昼夜不同之景,难得也是很开心的事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又看到雾桥啦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拾级而上,到雾桥上去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站在雾桥上,东边的云桥、映月桥及由两个小石桥组成的不知名的石桥清晰呈现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西边,绿水青山中,沿江两岸停满了一条条小船
静候八方游人,将载着他们畅游沱江,留下凤凰记忆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忽见一匹马,慢悠悠地上桥来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瞧瞧走到跟前的马儿,原来驮的是满满两袋子混凝土之类的建筑材料
是从北岸运到南岸去的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从雾桥下来,到沱江北岸,一路向西行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瞧南岸,江边上正在建新的亭子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次站在隔岸看明白了,原来先前看到的马儿是为这儿服务啊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狭窄的上山石级只容许一匹马通过
卸完混凝土的马儿在陡陡的石级上向下行,另一匹装满混凝土的马儿则在下方静候
如此狭窄的上山小路也只有马能担当此运输重任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完成交接,装满混凝土的马儿就开始上石级了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重负荷的马儿要上陡陡的石级好难呐,得前面拉,后面推的,它才能慢慢地一级一级挪上去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好不容易硬拉着终于快走到石级上端了
看看这马儿,平日里仰首长啸的它,现在不得不俯首向下近90度
瞧这使劲向上迈腿的样子,确实够累的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可能时间尚早,岸边停靠着好多游船,船工们相聚一起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昨晚上来时没看清,原来沿江边是这样的拦杆相围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南岸的临江客栈,游人可在阳台的吊椅上悠哉悠哉地休憩观景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继续西行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前方就是风桥了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风桥前有个“吟风门”,看上去更像个小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设计独特风桥,两侧各有一个牌坊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近处在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古城沱江边上的这块石碑上,刻有沈从文代表作“边城”
沈从文笔下的这极富诗意的“边城”,让人们了解湘西特有风土民情的小城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风桥两侧立的牌坊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再西行不远就是临江而建的“万人塔”了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塔附近的“迎曦门”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迎曦门”前坐坐,“迎曦门”也更像一座小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沱江河道在这儿拐了个弯------沙湾,江面由此宽敞不少

   来到万寿宫建筑群,万寿宫原名水府店,也称江西会馆,为江西客民所建。位于凤凰古城东门处沙湾沱江河北岸。始建于明末清初,有遐昌阁、阳楼等,占地400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依次建有山门、正厅、正殿。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史的文保具有重要价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万寿宫山门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过山门入万寿宫里内,山门内侧设有戏台,此时没有什么演出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建于一侧的观阳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院内悬挂长长的染布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似曾相识,犹如在江南古镇乌镇一般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正殿现辟为凤凰美术馆

   凤凰这座具有文化艺术气质的古城,无论是流淌千年的沱江、百年磨打的青石板、依水而立的吊脚楼、还是高低错落有致的村屋瓦房......给了文化名流无限想,是他们追古怀今的灵感源泉,诞生了一部部经典艺术作品。2017年起“凤凰艺术年展”落户凤凰,更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文化高地,也带来国际性品牌的入驻,凤凰艺术系列展的相继举办,为小城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无数艺术家、学子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拿起画笔,书写他们心中的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现在举办的是“全国优秀写生作品展”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艺术家们实地获得创作灵感,一幅幅写生油画生动呈现了古城山水村落美景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各种形态逼真的鸡爪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幅不明白表达何意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些当然看得懂,是依沱江而建的吊脚楼啦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雾气弥漫中的虹桥美景

   展出的画很多,只得随拍几幅,走马观花,就走出展馆了,好巧啊,正赶上戏台上有演出了,立即驻足观赏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从头到尾一点不拉地欣赏了苗族歌舞,深深地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感染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戏台下边的“万寿宫”香炉标志物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离开万寿宫建群,沿沙湾折向南行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到达“东关门”
东关门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为硬山顶穿斗式构架
面阔10米、进深5米、通高15米,木石结构,是沙湾通往古城的重要古隘关口之一,县级文保单位。
过了几个门后,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所谓的“门”实际上都是一座座“小楼”

   东关门处是观赏南岸佳点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沱江南岸筑有高低起伏因势而建的临江栈道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游船载着人们从吊脚楼前驶过,让游人深切感受苗族吊脚楼的特有韵味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过东关门时,与这群游人相向而过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东关门一带,是古城吊脚楼分布最密集、造型最精美的地方
那一半浸泡水里、一半露出水面的密密麻麻竖起的单木,撑起江边伸入水面的层层叠叠楼阁
看上去好危险,但又独具风情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片密集的吊脚楼群,始建于唐宋,是古城里最浓郁的苗族建筑,也是吊脚楼集中之地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继续沿沱江而行,又来到虹桥了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白天的虹桥与晚上的虹桥自有不同之处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白天看清楚了,原来在虹桥北端还建有这样的砖墙,少见

   虹桥上从北到南的两侧都建有商铺,吃的用的琳琅满目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也可在在虹桥上俯视古城街道,青石板小路蜿蜒曲折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景区联票里有凤凰古城九景之一的虹桥风雨楼景点,时间容许当然都想去看看的
可找了半天不知从哪里能上楼?问了桥上的商家店铺,才知从这里上楼,真难找啊

   沿铺着红地毯的楼梯来到二楼虹桥风雨楼的面积不小,晚上喝茶唱歌等,白天就是仅供游人参观、观景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白天来此的游人很少
一位女士手持自拍杆以桥外面的沱江美景为背景,正在自拍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抬头观赏横梁上反映苗族习俗风情的精致浮雕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低头看看各式茶水饮料酒价格表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白天无此喝茶、饮酒经营,仅让游人来到此参观观景
咱反正是自带茶水,找个椅子坐下休息休息也好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再到建于沱江之上的“美人靠”上,坐坐

   室内环视差不多了,站在虹桥风雨楼上观景啦,向东西两方向眺望,沱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吊脚楼与马头墙的奇妙组合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俯视桥两侧的吊脚楼
望着浸泡在沱江中的那根根细脚伶仃的木条,尽管知道是庸人自扰之
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被其支撑着的上面层层叠叠楼阁的安危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随处可见的沿江码头,极大地方便了本地居民生活与游人观光所需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晚上虹桥风雨楼上不停闪烁着的五彩缤纷灯光,就是头上的这些小玩意儿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忽见一位游客,手拿搁置话筒用的长长铁架子,伸出窗外,在底层屋顶上的瓦缝中间在拨拉着什么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几经转换角度,终于钩住了-------原来是欲将一付太阳镜给钩上来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付太阳镜是这位手戴金戒子的女士在观景时不慎跌落的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几番周折,终于胜利在望
那位不慎跌落眼镜的女士,高兴得向同行的男士连说谢谢、谢谢
咱也为热心又聪明的那位男士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在风雨楼上尽兴观景休息后,就从这间屋子的楼梯下来了
虹桥风雨楼的入口与出口分设在两间屋里的,好特别

   走过虹桥,来到街上,就近又有一景点,像是要爬山游览的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这个景点不包括在联票里,估计得爬山,故就没进去

   时间已是1点了,就在虹桥旁的一家饭店用午餐,据说凤凰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不吃酸汤鱼,枉自到凤凰。因苗家人世居深山峻岭之中,条件艰苦的他们就逐渐养成了将鱼肉等腌制的习惯,慢慢的形成了苗家人喜欢吃酸、麻和辣的特点,而酸汤鱼就是“酸”的代表之作。就来盆酸汤鱼吧
凤凰古城(三)-----万寿宫、虹桥风雨楼
好大的一盆,一端上来酸香味就顿时四溢,正合喜食酸味的咱的胃口
鱼的鱼取用沱江里的鲶鱼为原材料,再经腌制加工
鱼味鲜、爽口、剌又少,说是汤,其实全是鱼块,另外再加个蔬菜就足够了

   “酒足饭饱”后,就到古城里去,真正开始凤凰古城经典景点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