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2018-09-03 12:39:34)
标签:

西江千户苗寨

田园观光区

苗族特色小吃

游方街

苗族歌舞表演

分类: 游山玩水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美丽西江民族歌舞表演场里,全体演员向观众谢幕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民族歌舞表演场里欢快的苗族歌舞表演
                        摄于2018-5-22
  
   在苗木屋内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发现床边的木板缝隙里竟有一缕光透了进来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细细的一缕光线透了进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原先以为就像好多房屋装修一样,只是在屋子里面贴一层木板呢
实际上墙壁就是全木板的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窗外这幢苗正在建造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都是木质框架,木板相围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眺望远处,苗重重叠叠,炊烟袅袅

   再细细凝神远眺,发现远处有座小楼好眼熟,拉近镜头一看,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原来就是晚上登上的观景台啊!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隐隐约约可看到观景台上的栏杆边已经有不少游人了

   站在窗前,还在兴奋地东瞧西瞧的,突然下起了大雨,心想原本早上他们可在观景台上观赏千户苗Q日出景象,现在却要泡汤了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说起贵州地区来,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一说,真的如此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再望观景台,大雨之中,原先站在平台室外栏杆处观景的,都纷纷到平台上的亭子里躲雨去了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雨过天晴,栏杆处又站满了观景游人,身穿红色苗族服装的一群游人特别显眼

   想昨天,咱也是站在对面的这个观景台上,贪婪地注视着依山而建的重重叠叠的千户苗,感慨万千,而其中有一个窗口-----即现在咱站立之处,就淹没其中。现在的这些游人肯定没想到,有个“苗新成员”正在远处窥视着他们呢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站在窗前注视这一切时,恍惚中仿佛自己就真的是千户苗中的一员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一边想入菲菲,一边继续眺望,发现对面山坡绿荫中好像时隐时现的有汽车在移动,拉近镜头,果然是汽车-----是接送游人的观光车,向山上的观景台驶去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辆绿色的景区观光车,正在向位于高处的观景台驶去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观光车在这棵绿树下停下了,观光车的终点站观景台到了
下车的游人只要再前行不远,就可到观景台赏景(图右)


   天放晴了,窥视也尽兴了,将带来的东东消灭权当早餐,因下午就得离开,收拾好行李,以便寄存,在开始今天的游览前,临走时,为曾经是“千户苗成员之一”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再扫二张,留作纪念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办好手续,寄存好行李,开始游览。客栈前的芦笙场,雨后格外洁净,已有游人在游览拍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着苗装的女士兴致勃勃地步入场中,留下美好瞬间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昨日下午长廊里有表演歌舞的,此时空荡荡的
时间尚早吧,游人不多,而寨中老人的苗族歌舞表演是要到下午才来的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芦笙场另一边上的长廊也是游人不多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雨后的空气清新滋润,用鹅卵石及各式石板铺砌的芦笙场地面洁净、图案清晰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路边立的这块“四个一百二”的告示牌引起注意,说的是苗族的榔规

   西江苗族用榔规管理自己的民族,人们自觉并养成习惯,故社会秩序井然、安定。虽现在有国家法律起主导作用,但看看这个重罚“四个一百二”---一百二十斤蔬菜、一百二十斤糯米、一百二十斤米酒、一百二十斤猪肉的榔规,作用仍不小。

   如村民有以下行为,皆以榔规重罚。像不能乱动苗族铜鼓;在西江境内、或民族节日期间,凡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聚众赌博侮辱妇女伤害儿童者;用火用电不当发生火灾者;造谣生事污蔑好人的;入室偷盗、盗伐林木、破坏风景树的;盗家畜偷摸田鱼、罩鱼的等等都得按“四个一百二”处罚。

   现在的苗能够完整地保存原有的原始村容貌,一片青山绿水,原汁原味地秉承自己的风俗习惯,长期呈现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安稳氛围,榔规民约起了很大作用。

   虽才来不久,确实能感受到这儿的安全感、商业味不浓,但愿能长久保存下去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如石碑所题,确如此

   今天的计划就是逛街,虽然已经在街上走过了,但都是匆赶路,顾不上留意街貌。西江千里户苗寨的街有两条-----游方街与古街,它俩既不是平行也非垂直,而是类似菱形-----游方街南侧临白水河,古街告北边,两街的东西两端则各交汇一处

   走出芦笙场后就沿古街向东行,昨天虽然到观景台去时也路过,但赶时间,基本没停留,现在可以慢慢逛逛看看了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路边小摊,有现打现卖的生态糍粑,苗家女很勤快,一边等候客人一边手里忙着其他活儿
糯糯的热乎乎的糍粑配以各种甜咸调料,有点像我们那儿的年糕团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位游客像是在咨询有关苗族的羊皮鼓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在古街上继续东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族的牛角工艺精湛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砂轮飞速旋转,苗家女正在现场熟练地制作牛角梳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除了牛角梳、羊皮鼓,西江特产苗族酥糖也很有名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两位工人轮流奋举大锤,结结实实地敲打着热乎乎的糖、花生之类的混合物
现做现卖、手工制作苗王
瞧瞧这架势,确有“天下第一锤”的范儿噢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街边的幽静古支巷,里面也是苗寨重叠,没进去,就在外面瞟了瞟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族医药历史悠久,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族银饰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西江打制银饰,有的9代祖传,一家一个作坊,银饰分衣饰品、首饰品、银器、银具等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又是一家现打现卖糍粑的
西江土地肥沃、水量充足,苗族是一个种植水稻千年的民族,故以米为原料的特色小吃糍粑多多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原以为“第一”就是“唯一”的,没想到这儿也有一家号称“天下第一锤”的
看来反正也没评比过吧,只要自己认为对得起这个称号就是了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的豆腐是毛豆腐,白色茸毛是自制的发酵剂将豆腐发酵后的产物-----毛霉菌的
豆腐特别有营养,别地方有,想不到苗家也有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店主熟练地将毛豆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下油锅煎后,再涂上各式调料就可,味美营养好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快到古街的东端了,前面就是一号风雨桥,去观景台坐车处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古街最东端与游方街的最东端在此交汇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在古街与游方街交汇处,有家经营苗家特色小吃的餐饮店
小吃好丰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腊肠、腊肉香气四溢,像羊肉串似的这样串着腊肉少见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还有各种颜色的杂米饭,冒着热气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就在煤饼炉上用水蒸汽保温,冷了会影响口感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族的猪肉小吃多多,鸡蛋玉米虽不稀罕,但质好是肯定的,竹筒饭更是特色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黄色的是棕粑,不是窝窝头哟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家特色小吃菜单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立于这家苗家特色小吃店处的路标
附近有个田园观光区,决定先到田园观光区,再去逛游方街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到田园风光区去得过这一号风雨桥
一位苗族妇女闯入镜头,西江苗族是“黑苗”,所见到的都是身着黑色苗服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一号风雨桥下的一组雕塑
西江千户苗寨是西江文化艺术中心、贵州省雕院西江创作基地、凯里市美术写生基地
黔东南州艺术写生创作基地等云集之地
其东边沿河边是家民族文化体验餐厅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家民族文化体验餐厅又名“美食村”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看看供应的早餐目录,作午餐也行,好像还是前面那家店的小吃更适宜早餐
小白纸上有“先付钱后就餐”6个字,还是原先的传统方式
咱也习惯原来的方式,先付后吃------根深蒂固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到田园风光区去必先通过一号风雨桥,昨天已来过,现在是再次细观赏了一次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桥廊上建有的亭阁,阁的中柱直压亭梁,阁盖嵌诸多木枋,呈放射状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每个阁柱都雕有龙凤鸟兽花卉图案或人物故事
昨天晚上没有看见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一号风雨桥不同于其它6个风雨桥的是,桥中间能通汽车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但从桥端贴出的公告看,此桥确定为“五类危桥”,为安全,严禁重车通行
重车得按绕行路线

   过桥后,就到田园观光区了。田园观光区主要就是观水稻,因苗族是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九千年前。这片田园区面积为400多亩,海拔在850米到900米之间,当然这只是西江广大稻田的一部分,这里土地肥沃、水量充足,西江苗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江人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观光车停车场在田园观光区附近,到观景台去就在这儿上下车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就是田园观光区了,有新插的水稻秧苗、有待插的水田
碎石板铺砌的田间小路蜿蜒伸向远方
尽管对水稻不陌生,还是走走瞧瞧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些水稻秧苗似刚插下不久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站在田埂上观一号风雨桥,桥廊上似建有5个阁,中间的阁亭高耸
与桥、稻田一块儿合个影吧
其实水稻在我们哪儿常见,就是壮观的苗族风雨桥难得一见
无非是想表示身旁的这水稻田是在千户苗寨噢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看到一筐筐的正待插下的水稻秧苗,特别亲切
想起上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乡双抢、三秋劳动了
还有那年正值与前苏修论战正酣之际,高考作文题------“论不怕鬼”与“雨后”,二选一
怕写政论文的咱,当即选“雨后”
那描绘炎炎夏日的雨后,在水稻田里插秧的情景
虽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苗族小俩口,边带婴儿、边在田里干活、边做点小买卖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干活同时,捎带卖些本地水果杨梅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是一片已经准备好的水稻田,等候插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边田地里,苗族人弯腰低头正忙着锄草
山坡上层层梯田绿油油、依山而建的苗寨错落有致、一辆摩托车停靠在田边
站在狭窄的田埂上时,曾与一辆摩托车相遇,见识了年轻苗族小伙子车技,巧妙地几乎不减速从身边驶过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正为庄稼锄草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不知是什么农作物?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才插不久的又一片水稻田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惊喜看到前面有一头水牛,拉犁耕地准备插秧的稻田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发现这头水牛好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站立在水田里,甚至连眼睛都不见眨一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想到这里既然是景区的田园观光区,莫非这牛是道具?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正瞎猜着,突然水牛猛地转过头来,与咱对视,着实吓了一大跳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原来是有几个手提红色袋子的年轻游人走过来了,并在田埂上驻足观望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水牛一定是被这红色吸引了吧?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西班牙斗牛士不就是用红布与牛周旋的吗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不过想想咱也着红装,怎么原先没引起它的注意啊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田园观光区主要是观赏有着千年水稻种植历史的西江稻田,当然这里仅仅是一小部分,现在是插秧季节,若到秋天了,则是金灿灿的稻浪一片了。见识了田园观光区,得返回了。返回过一号风雨桥时,见白水河的堤坝上有人在清洗大桶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清清白水河,由东向西日夜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江人,为西江人带来福音

   走过一号风雨桥,来到河北侧,就开始在游方街上漫步了。游方街一侧临水,一侧商铺林立,其实昨晚已经走了一遍,现在再来看看白天的景象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又一街边小吃摊,跟前面在两条街交汇处的小吃店铺差不多
只是抱着小小孩的店主引起咱注意,无论是抱小孩做生意或带小孩在田头劳作
苗家女的勤劳肯吃苦给咱留下了深深印象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摇马郎”音乐基地------“摇马郎”是苗族婚恋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
昨晚途经这儿,里面歌舞升平
现在白天悄无声息,是啊,白天总得劳作为生活奔波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与古街上一样,游方街上开设的苗族牛角工艺场多多,现场设计、现场制作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在街的沿河一侧,看到果实累累,像是桃子?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家歌舞文化餐厅前,着盛装的苗家女,娴熟地表演苗族歌舞,吸引游客前来用餐
后来发现,表演歌舞不仅仅是因餐厅名为“文化餐厅”,要有文化气息
实际上不管什么餐饮店前,都有苗族歌舞表演的,这也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又看到二号风雨桥“嘎銩僦”了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桥边的堤坝流水潺潺,好像还是晚上灯光映照下的更漂亮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天下西江阿仰银饰-------号称千户苗银匠世家
西江银饰一家一个作坊,好多是几代祖传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游方街宽敞的路面很精致,鹅卵石铺砌出各式花纹
特别是路面中央铺有石板,上镌刻着各式花鸟图案、苗族的生活劳作习俗等场景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一路上这些镌刻了苗族生动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对让游人了解苗族起了不少作用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桥旁河边,是最受游人青睐的留影佳地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街上的医药馆,“千年苗医、万年苗药”,可见苗药的厉害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来到了三号风雨桥-------僦哟妃
与二号桥一样,桥上游人不多,可能与河南侧的商店不多有关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透过绿荫,可看到河对岸山坡上寨重叠,晚上这儿可是一片灯的海洋

   继续前行,不一会儿看到筑于4号风雨桥上游的堤坝,清楚记得晚上这儿灯光下的流水似白色丝绸,非常之美,可是白天不过如此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虽不如晚上漂亮,还是吸引了游人驻足留影

   “美丽西江”苗族歌舞表演场与4号风雨桥隔街相望,门前有点冷清,到里面去也没人阻拦询问,循着隐隐约约传来的乐声而去,好大一个惊喜迎面朴来------里面正在演出呢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门前好冷清,径直到里面去也没人阻拦询问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过道里传来一阵一阵的乐曲声,循声而去,哈哈,里面正在表演苗族歌舞呢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民族歌舞表演场的舞台,晚上在观景台上看到表演场灯光最亮处就是这标记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舞台上美丽的苗家姑娘精彩表演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圆形的表演场里观众座无虚席

   原来外面冷清,游人都集中在这儿呢,可能是上午场的演出快接近尾声,管理不严了,才让咱这个不买票的不经意间闯入的不速之客反得以在在舞台前边的过道处,痛痛快快地毫无遮拦地得以观赏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
苗族芦笙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举着高高的芦笙吹奏动听乐曲的队伍,绕舞台一周,气势磅礴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紧接着身着节日盛装,头戴熠熠生辉的各式银饰品的美丽苗族姑娘款款走来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直看得眼花缭乱

   可能是演出结束了,全体演员上场谢幕,不少游人此时也从观众席上来到舞台上与演员同乐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受炽热气氛感染,咱也身不由已地加入其中,一起载歌载舞起来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男女老少个个神态端庄地给观众谢幕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散场了,门口一下子游人拥挤不堪,各导游高举旗帜,招集自己的部下,游人也忙着寻找自己的队伍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不多会,众游人在各自导游带领下,到各饭店吃午饭去了,门前瞬间又变得冷清起来
这正好便于咱在这美丽西江民族歌舞表演场前留影,便于日后再现美好的回忆

         离开民族歌舞表演场继续前行,时值中午,各餐饮店前均可看到苗族传统乐器芦笙表演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三位手持依音高不同而长短不一的芦笙吹奏着乐曲
套在笙管上端的、用毛竹制作可使音量明显增大的一截竹管,好长哟
瞧左边的这个已经伸到二层楼了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前行来到5号风雨桥,桥廊中间是长长的楼阁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过5号风雨桥,沿河边的木栈道一路西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哈哈,木栈道因地制宜------古树从木栈道中钻了出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儿的河对岸有众多餐饮店,店门前芦笙高奏、苗族姑娘盛装迎客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苗族妇女,不管工作需要着装如何,但头发高盘、戴一朵大红花是相同的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家店的酸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
店门前也是戴歌戴舞的,气氛很热闹,引起路人注意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这是筑于六号风雨桥处堤坝美景------上游一侧静如镜、下游一侧流水激荡
从一号桥至六号桥再到下游的七号桥,一路上因堤坝的截流
只见白花花的流水奔腾而来,白水河由此而名吧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在六号风雨桥里休息的游人很多,桥栏边的长条凳上坐得满满当当的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六号桥的西边,建有木栈道,直通小北门,故这里来往聚散的游人多多

   这儿也是游方街未端、与古街交汇处,古街继续向西延伸,因怕时间来不及就不再前行了,马上穿过通道,到古街去反向东行,还得到住宿客栈取行李呢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古街上的又一家老字号牛角梳
牛角多多,牛肉却不见食用,可能就是水牛用以耕地,黄牛味好用以食用
平时买牛肉都是黄牛肉,价格也贵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小小的店前也有芦笙吹奏,引来左右两侧的游人观看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按路标指示,嘎歌古巷就是咱客栈所在处,向上走就是了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途经这家正宗香肉粉面店(图右),就是昨晚从观景台下来后吃夜宵之店
印象不错,就入内,又吃了碗腊肉米粉,权当午餐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之街貌
村民服务车时不时行驶在古街上,这是为方便当地居民出行而开通的

   回客栈路上,途经博物馆,看看时间抓紧些还来得及入内参观,于是就到博物馆里参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