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古化石马踏飞燕张掖路步行街旅游 |
分类: 游山玩水 |
角石
奥陶纪 ,
古生代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的地质年代

四棱齿象下颌
古大象四棱齿象,它的象牙很长,但不是向上向前长,是比较平直的向前长
木头埋在地层内,木质部的有机物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所置换后的结果
故树木的形成轮廓、它的年轮花纹还栩栩如生呢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图右1个:约公元前1800-1500玉门市出土的石权杖头
(第一个字实在打不出,只能截取图片了)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器座(春秋移交)



铜戈(西周)

马络头饰(西周)

金饰片(春秋)

图中:鸱鸟(猫头鹰一类的鸟)形金饰片(春秋)、

口唇纹金饰片(春秋)

各式包金铜车饰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
这个东汉的铜奔马造型相当精美,矫健的马儿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着。摄取的画面定格在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燕的刹那间,而在超飞 瞬间,飞燕的一个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感。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就集注于那个超摄飞燕的一足上,只有精确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才能得以实现,充分展示了当时卓越的铸铜工艺技术水平。
按良马式的标准塑造的铜奔马,集河西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表现出河西走马的对侧步的特征,凉州骏马凌空万里 驰骋丝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奔马驰誉全世界,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各个方位好好观赏


各个方位好好观赏
马在古代是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域多产良马
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曾两次派军西征,引进大宛汗雪宝马,使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足发展
这列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就是这一历史发展的见证







十六国以来,历代竞相建寺塔、开窟造像。像莫高窟、麦积山、天梯山、马蹄寺、南北石窟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禅林胜地,佛教艺术至今享誉世界,丝绸古道传世的佛教遗珍,更是灿烂

想起去过的好多景区,凡遇节假日游人多时都会灵活掌握,适当延长游览时间的
也许博物馆是例外,公事公办

甘肃省博物馆
博物馆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
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
收获不少,遗憾的是不管人多人少,展馆的节假日作息时间照旧,5点钟丝毫不差就闭馆了

当然主要还得怪自己,没按排好时间
博物馆前的石刻碑文,记载了有关新馆建设的种种
离开展馆,漫步在七里河区中心街上,看看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的,在一家甘肃雪域阳光保健食品公司前止步,门面不小,入内,很是气派,看中甘肃特产百合干了,质量很好,就是价格有点贵噢,但听工作人员说,他们生产的百合干最有名最好的了,于是就买了300克一袋的,也不枉大老远来此。连买带逛半个小时过去了,想到来时在兰州转车时,没来得及吃作为兰州名片的兰州拉面,现在晚餐就到那儿解决吧,当即决定坐车前往位于中山桥附近的中华老字号“马子禄牛肉面”去
候车时坐在这个椅子上,这个椅子是不是有点特别?
兰州公交车站上的椅子特别的矮,就像是给幼儿园小朋友坐的

不知为何这样设计?
想到上了点年纪的老年人,膝盖骨难免会有点毛病,有的要么不能坐下去、要么坐下后就站不起来

行走在大众巷里,怎么没见到牛肉面店?
左边的是搅拌成糊状的酒糟蛋,味道不错
就是整碗都是粘稠的,像粥一样,不像我们那儿的,食材各管各

也有地下商场
耳边即响起震憾的鼓声、感受到西北人的粗犷奔放的性格
前一篇:古丝绸之路-----兰州白塔寺
后一篇:2017圣诞节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