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2017-12-23 13:01:32)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古化石

马踏飞燕

张掖路步行街

旅游

分类: 游山玩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国家一级博物馆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镇馆之宝、国家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摄于2017-7-23
 
   甘肃省博物馆是省内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在的是在七里河原址上资15000万元新建历时7年于2005年完工的。新建的博物馆展馆面积扩大不少,增添了现代科技气息,建筑外貌基本保持原有特色,外部环境更为舒适。

   博物馆现免费开放,节假日里更是参观者不少。入内先看到一个蝴蝶展馆,因蝴蝶以前在各地参观过不少,再说这次时间紧,就大略看看。作为昆虫家族中最亮丽的成员蝴蝶,起源时间较晚,最原始的蝴蝶出现在白垩纪大绝灭之后的古近纪。而昆虫则是地球上古老的动物类群,距今约有4亿年的历史了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蝴蝶展厅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横阔凤蝶(雄)   秘鲁                                                   摩罗阔凤蝶        

   随意选拍几张后,就从蝴蝶厅中匆匆而过,来到二楼,二楼有古生物化石展、丝绸之路文明展、红色甘肃展。先到古生物化石厅游览。厅中展出的古生物化石见证了---------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气候、地质历史时期的复杂性。这些在全省范围内发现的量多门类庞杂的化石,举足轻重。像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黄河剑齿(黄河古象)、完整的古鳄鱼化石,还有现已灭绝的珍罕的古动物,如鱼类、巨犀、铲齿象、库班猪、剑齿虎、古长颈鹿、大唇犀等等。

   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至39亿年前结束了激烈震荡,出现了海洋、出现了微生物群落、出现了人类。从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起,化石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记录着生命演化的历史,人类对生命演化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化石,接下来就好好参观这神奇的化石世界,了解妙趣横生的生命演化,增长知识吧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生代的海洋生物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三叶虫    寒武纪,距今约5.42亿年前—4.88亿年的地质年代
角石    奥陶纪 , 古生代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的地质年代

   从古生代到了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新生代新生代距今只有约6500万年,其面貌与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最终导致人类出现,古猿渐演化成现代人,距今200多万年时人类出现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四棱齿象下颌
古大象四棱齿象,它的象牙很长,但不是向上向前长,是比较平直的向前长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珊瑚化石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硅化木,亦称“木化石”
木头埋在地层内,木质部的有机物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所置换后的结果
故树木的形成轮廓、它的年轮花纹还栩栩如生呢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

   从二楼古生物化石展厅,移步到位于同一楼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从展厅的序厅、前奏、开拓、繁荣、绵延一路游览过来,这些古代丝绸之路在甘肃留下的瑰丽历史文化艺术珍品,使参观者深切感受到呈现出来的古代文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古代长安和罗马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就是称为的“丝绸之路”。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甘肃留下了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丝绸之路从西段的欧洲罗马起......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到非洲的马里.......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最后到东段亚洲的兰州、长安(西安)止
丝绸之路这条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横贯欧、非、

   距今5千年左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农业文明已经形成,稍后北方游牧民族也日渐强盛。北方草原文化向南渗透和中原文化不断向外扩展,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融,北方游牧民族把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沙漠绿洲连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者。
 
       展厅展出的在甘肃出土的几千年的文物很多,选择几样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公元前5000--3000年的象征王权和皇权的用具--------彩陶权杖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图左3个:约公元前1800-1500玉门市出土的玉石权杖头
图右1个:约公元前1800-1500玉门市出土的石权杖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公元前1800-1500年的铜弯刀、公元前2000年的环首曲背铜刀、铜钻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各式石环、石壁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竹节状铜针筒(约公元前800-600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鹿形铜饰(约公元前800-600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三狗纽盖彩陶方鼎(约公元前1800-1500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红陶刻划纹鸟形器(约公元前2000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第一个字实在打不出,只能截取图片了)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器座(春秋移交)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团花纹铜敦(战国)                                                             “吕姜”三高足铜簋(西周)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铜戈(西周)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马络头饰(西周)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金饰片(春秋)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图中:鸱鸟(猫头鹰一类的鸟)形金饰片(春秋)、     左右两侧: 团云纹窃曲形金饰片(春秋)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口唇纹金饰片(春秋)     细看还真像口唇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各式包金铜车饰

   每次游览总是这样的前松后紧,当发现时间不早了,那个镇馆之宝还没看到时,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终于看到了,就在展厅中心有一匹昂首奔腾的马,周围有好多游人驻足观看,这就是镇馆之宝-----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当然如此珍贵的“宝宝”是被围困在一个大玻璃柜里的哟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铜奔马 (东汉)  武威市出土,又称“马踏飞燕”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

   这个东汉的铜奔马造型相当精美,矫健的马儿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着。摄取的画面定格在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燕的刹那间,而在超飞瞬间,飞燕的一个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感。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就集注于那个超摄飞燕的一足上,只有精确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才能得以实现,充分展示了当时卓越的铸铜工艺技术水平。

   按良马式的标准塑造的铜奔马,集河西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表现出河西走马的对侧步的特征,凉州骏马凌空万里驰骋丝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奔马驰誉全世界,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各个方位好好观赏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有幸亲眼见识了这个镇馆之宝
除马的造型显示马的不凡气质外
更叹服于马儿一足与飞燕回首的巧妙构思、叹服于力学平衡原理会掌握得如此之精确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抓紧时间继续参观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天马西来--------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
马在古代是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域多产良马
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曾两次派军西征,引进大宛汗雪宝马,使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足发展
这列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就是这一历史发展的见证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木车与彩绘木牛 (汉代)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图左:三彩武吏俑                图右:三彩武吏俑    (唐代)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三彩牵马俑 与 黄釉三彩马   (唐代)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三彩牵驼俑 与 三彩骆驼 (唐代)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彩色供养菩萨像                            (唐代)                          彩色胁侍菩萨像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彩塑菩萨像(唐代)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彩色胁侍菩萨像                              (唐代)                        彩色供养菩萨像   

   甘肃是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僧侣的东来西往,在佛教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六国以来,历代竞相建寺塔、开窟造像。像莫高窟、麦积山、天梯山、马蹄寺、南北石窟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禅林胜地,佛教艺术至今享誉世界,丝绸古道传世的佛教遗珍,更是灿烂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离闭馆还有点时间呢,工作人员就不住地早早在催促游人离开,好在已到莫高窟去过,领略了佛教艺术萃宝,这儿就匆匆一瞥而过了,展馆的其他厅当然也不能去参观了,只好就此别过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中间的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游人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催促下,急急离开
想起去过的好多景区,凡遇节假日游人多时都会灵活掌握,适当延长游览时间的
也许博物馆是例外,公事公办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甘肃省博物馆
博物馆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
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
收获不少,遗憾的是不管人多人少,展馆的节假日作息时间照旧,5点钟丝毫不差就馆了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当然主要还得怪自己,没按排好时间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博物馆前的石刻碑文,记载了有关新馆建设的种种

离开展馆,漫步在七里河区中心街上,看看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的,在一家甘肃雪域阳光保健食品公司前止步,门面不小,入内,很是气派,看中甘肃特产百合干了,质量很好,就是价格有点贵噢,但听工作人员说,他们生产的百合干最有名最好的了,于是就买了300克一袋的,也不枉大老远来此。连买带逛半个小时过去了,想到来时在兰州转车时,没来得及吃作为兰州名片的兰州拉面,现在晚餐就到那儿解决吧,当即决定坐车前往位于中山桥附近的中华老字号“马子禄牛肉面”去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候车时坐在这个椅子上,这个椅子是不是有点特别?
兰州公交车站上的椅子特别的矮,就像是给幼儿园小朋友坐的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不知为何这样设计?
想到上了点年纪的老年人,膝盖骨难免会有点毛病,有的要么不能坐下去、要么坐下后就站不起来

   坐公交车到中山桥下,拐进大众巷前行,寻找这家老字号牛肉面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行走在大众巷里,怎么没见到牛肉面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终于看到了,卷帘门严严实实的,原来只营业到下午2点

   有点失望了,脑中呈现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鲜香的汤,上盖大片嫩的牛肉,咱是没福消受的了。那就改吃别的吧,不远处有家羊肉泡馍店,入里看看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店里除羊肉泡馍外,还有各类甜食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羊肉泡馍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再来份甜食
左边的是搅拌成糊状的酒糟蛋,味道不错
就是整碗都是粘稠的,像粥一样,不像我们那儿的,食材各管各

   没想到刚走出店,胃就胀得要命,不是那种吃饱了撑的感觉,而是像有股气拚命在将胃撑开,从未有过的难受。后来想起,曾看到博友一文,说酒酿与鸡蛋不能同煮,当时还发疑问:“这两样东西我们一直是同煮的啊。”可能是如今将两个在一起充分搅乱而发生反应之故吧。看来酒酿与鸡蛋不能同煮还是有点道理的,各管各的放在一起没关系,而相互渗透了就不行。不过也与咱的胃有关,别人吃了怎么会没事呢?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幸好只难受了一阵,挺过来了,继续前行,到就近的步行街去走走,百年老街张掖路步行街就在旁边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刚从张掖过来,没想到又看到了这个熟悉的“张掖”两字

   老印象中地处大西北的兰州比起东南沿海的城市来,总是有点冷清的吧,可是出人意料步行街很热闹,高楼大厦人头攒动,随拍了几张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这样卖向日葵的第一次见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也有地下商场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兰州还有工人俱乐部,久违了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从繁华的步行街出来,返酒店去车站途经路边一鼓
古丝绸之路-----甘肃省博物馆、张掖路步行街
路过这个置于街边的大鼓,西北特色哟
耳边即响起震憾的鼓声、感受到西北人的粗犷奔放的性格

   买了个西瓜回到酒店,充分利用机会,享用兰州的价廉物美好瓜果。次日得到五泉山去、还得到黄河边上走一走,晚上就得返回了,一天时间也是够紧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