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白塔寺

俯瞰兰州市景
摄于2017-7-23
尽兴游览了张掖七彩丹霞后,就连夜坐火车到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要节点兰州去。火车半夜发车,完全来得及吃晚饭、在车站附近逛逛。在车站前边的小店门口,地上有好多西瓜在卖,甘州瓜果素来有名,价格只有我们那儿的1/4,千里迢迢来此,何不在离开前再享用价廉物美的大西瓜吧。店主很客气,还搬出凳子到门口,让咱坐着慢慢享用
,反正火车半夜才开呢,吃完又在车站周围逛了逛
因火车半夜才开,离开车时间还早着呢,已是晚上快8点了,天还没暗下来
趁天没暗下来,安安心心地在站前留个影
上了火车,一觉醒来,兰州就到了。6点半出站后,很快坐上公交车到酒店,按排停当开始了此行古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兰州之旅。计划在兰州呆上实实足足的两天,兰州的景点很多,只能挑主要的去了,但兰州大学很想去看看,说起缘由来挺好笑的,因曾有个兰州大学分配来的小同事,有时在办公室里常会聊起兰大的种种,没想到退休后会千里迢迢来到了甘肃,那就去看看吧,毕竟这是所开创了西北高等教育先河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好在位于市中心的兰大离酒店不远,坐几站公交就到。

下车后过天桥,兰州的马路很宽敞
位于天桥马路边有几幢暗红色的五层楼房,起先还以为就是一般的居民楼

原来这就是兰大教职工宿舍楼,那就是说兰大快到了

与兰大校门合影,留作一纪念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正值暑假,若大的校园里静悄悄的,反正没目的,沿路逛到那儿算那儿吧

校园里鲜花盛开

原以为甘肃风沙大雨水少,没想到校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兰大校铭志

兰球场里还有暑期留校的学生在打球

有一片是研究生公寓楼

垂柳道中有个喷水池,中间的雕塑应表示什么意义的吧

积石堂-------
兰州大学本部图书馆
积石堂其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曾一度作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刚才咱就漫步在兰大内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积石堂前面的垂柳道上,来到积石堂的。
“积石堂”是在1913年以清代贡院遗留的“观成堂”为书库、“至公堂”为阅览室,于1946年以后修建二层独立馆舍一座而成的,面积1616平米,1962年建成7800平米图书馆楼。1998年邵氏捐款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扩建盘旋路校区图书馆,现面积达21000平米,加之日后并入的原兰州医学院图书馆、启用的榆中校区图书馆及一分部馆,总建筑面积达67000平米,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这集藏、借、阅、管为一体、分型建设目标定位的图书馆,适应了多校区办馆的要求,而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为教学科研作出更大贡献。

在兰大的两个学院外面逛了逛

校园内到处是一片绿树葱茏,老校,绿化好

再各处走走

格致楼,应是物理楼吧

楼外赏心悦目的一溜红花,生机勃勃
结束了兰大校园行,就直奔位于黄河中山桥北侧的兰州著名景点白塔山公园了

就从这台阶上去,即可游览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依山而筑有三台建筑群,飞檐红柱,错落有致、亭阁回廊相边,四通八达。现拾级而上到公园里去,走完台阶,来到一大平台上,公园大门就筑在这个平台上
白塔山公园
大门很气派,飞檐红柱、雕梁画栋,大门两侧两个石狮日夜守护
公园不收门票,免费入内

过大门,抬头仰望,
雕梁画栋

正前方是又一台,台上筑有精湛的牌坊,台壁立墙上是一幅大大的关于兰州景观的浮雕
大门两侧筑有回廊,供游人休息,暑假里又时值中午,不少当地居民带着孩子来逛公园
都自带午餐,瞧瞧他们吃些什么?像是粉条之类的,小孩子吃得很香

精湛的
石雕,像是作台基用
大门两侧回廊蜿蜒曲折,是游人休憩好地方
蜿蜒曲折的回廊四通八达,似可通到上一个平台去
回头再观赏精湛大牌坊的反面,牌匾上的“万世太平”,是所有人的良好祝愿祈祷

大门西边有间白塔图书阅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室,只是锁着,可能是中午休息
又到大门外,大门前的这个平台很大,游人刚登上平台,就迫不及待地拍照

站在大门前的平台上南望,横跨黄河的中山铁桥就在眼前
想起这次外出从宁波到敦煌,几天前在兰州转车时,已漫步中山桥了,现在空中俯视又是另一番景象

平台上有卖小吃的,在螺丝土豆、
炒年糕的小吃摊位前
驻足
炒年糕我们那儿多的是,这种螺丝土豆没见过,土豆又是健康主食,就买点尝尝,时值中午也可填饥
捧着热呼呼的螺丝土豆,再次进入大门,到回廊里找个空地方,慢慢享用了
与好多本地市民一样,咱也舒舒服服地坐在回廊低矮的围栏上
不同的是,他们享用自己带来的,而咱享用这刚买来的螺丝土豆
烤制的土豆带有点辣味,味道不错,主要是北方土豆好,特别绵
腹中加过“油”了,大门这个平台的前后左右也转了个遍了,该上山了,上山可以从回廊里直接走上去,也可从立墙两侧的台阶上去,就从台阶上去吧

正对大门的这个立墙,东西两侧各筑有石阶可上达第二个平台
咱习惯性地选择------从右边石阶上去,最后从左边下来,即东边上西边下,在公园里逆时针转一圈
上达第二个平台,这儿中间有条宽敞的山路,路边的回廊同样蜿蜒伸展


这第二个平台上,同样筑有回廊,依山而建起伏蜿蜒

白塔山树高林密,满山葱郁,顺着
宽敞的山路,一路西行
前面飘来了音乐声

这就是原先站在大门里看到的筑于第二个平台上的
牌坊
牌坊筑在平整宽敞的基座上,似个舞台
有一着黑衣连衫裙的女子,在优美乐曲声中就在这个舞台上翩翩起舞,红色围巾在身后飘舞
她全然不顾周围一切,一曲接一曲,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
继续西行,见到在路北侧有一立墙,上有一幅大型浮雕,这就是《金城揽胜图》文化浮雕墙,于2012年建立。
中间主图:为清光绪《金城揽胜图》,有晚清皋兰山、兰州城池、黄河及镇远浮桥、白塔山景
观
左侧:为《金城古景》,形成于明清时至今尚存的兰州名胜或自然景观,像白云道观、中山铁
桥、金天道观、兴隆山景、鲁土司衙门、五泉飞瀑、白塔层峦、兰山烟雨
右侧:为《兰州新韵》,表现的是当代兰州新景观,兰州碑林、水车博览、关隘新貌(金城关
风情区)、丝路金波(黄河风情线)、华夏始祖(伏羲女娲雕塑)、黄河母亲雕塑
《金城揽胜图》文化浮雕墙
浮雕墙前面有一水池,当时也没再注意,等后来下山再途经这里时,才发现有瀑布直流而下
当时可能是中午飞瀑停止
离开文化浮雕墙,继续向上行,又到上一个台,应是第三个台了吧,俯视刚才的大牌坊,那着黑衣连衫裙的女子还在独自翩翩起舞,大热天的,精神抖擞如此忘我,实难得
牌坊两侧连着回廊亭阁,掩映在绿荫下,大红柱子、精致彩绘,低矮围栏,真是休憩好场所
忽然想起一兰州博友,常说与老伴一起上白塔山锻炼身体,说不定正坐在那儿休息呢

在市中心有这样的好地方,兰州人民好有福气
向东走过这条白塔山文化长廊,继续拾级而上,又有不少建筑
望河楼、百花亭,白塔山公园管理处也设在这儿
望河楼
顾名思义,在楼上可清晰观赏黄河,现在作茶室
望河楼上不能去,就在这儿的外面望望黄河也不错
对岸高楼林立,中山铁桥横跨湍急的黄河上
继续东行,前面还有一座亭阁,走到跟前,原来是“百花亭”
百花亭
“百花亭”取名于深得人们喜爱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词,这座“百花亭”很独特,有二层,下有回廊、“美人靠”,四壁都是碑刻,上书毛主席诗词;上有亭阁,中间有楼梯可上去
四周墙上全是毛主席诗词碑刻
从中间的楼梯可到百花亭的上层
登上百花亭眺望,白塔山树高林密,层层叠叠
俯瞰黄河,心旷神怡
黄河对岸沙滩上,隐约可见在沙滩上快乐游玩的人们
站在百花亭上,不忘找个角落留影

离开百花亭,折回西行,途经长长的石阶,一座牌坊立于石阶尽头,走上去看看
拾级而上,上面又是一个平台,平台上有座精致的建筑,门匾上书“兰州刻葫芦”。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用刀或针在葫芦表面阴刻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再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兰州刻葫芦,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并与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
兰州刻葫芦
可惜门锁着,不能入内参观
立于平台正中的牌坊就是“地天泰”牌坊,它显示了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奇特的布局:
在山顶建代表“地”的地藏寺;而在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阁。如此布局呈现的是《易经》泰卦的卦象,是能天地交合而万物通泰、生养畅通的
“地天泰”牌坊
在山顶塔院准提殿之北为地藏殿,在山麓三台大厅为玉皇殿,地天相望
建筑群如此奇特的布局
昭示白塔山古建筑群“地天泰”的阴阳和谐、万物通泰的文化内涵
过牌坊,继续上行,山路修筑很好
在这更高处,俯瞰黄河、铁桥、兰州市容,更是精彩
收回视线,发现路边树隙间,有两位老人
他们面对黄河,坐在自己带来的小椅子上,正在慢慢地享用也是自己家中带来的午餐
时不时地轻声细语着
此情此情令人动容,这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实写照
继续在修筑得很好的山路上东行、上行
当然时不时地要驻足观赏,不同高度呈现的美景
又看到一座精湛的牌坊了------“凤林香袅”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背两面均由皋兰县举人、云南浪穹(今洱源县)知县李存中题额
“凤林香袅”牌坊
正面题“凤林香袅”、意为寺庙香烟袅袅,缭绕在凤林关(明代建、位于白塔山下烧盐沟口)上
背面题“秀映三台”
提示游人转身遥观皋兰山三台阁,阁内奉祀掌管文运的三台星、祈盼兰州人多中进士,多出俊秀之士
过牌坊后,在其西侧有一寺院-------“法雨寺”,原称罗汉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寺门坐西朝东,北为正殿,悬山连卷棚顶,外接卷棚抱厦;西为硬山厢房,亦有卷棚抱厦;南为硬山顶干栏式悬楼,立于岩基裸露的悬崖之上;弯转曲折,可达后院。
法雨寺1996年被指定为宗教场所,现有僧尼10余人在此潜心研修佛法,每日香火不断,信者云集。
法雨寺
“法雨寺”每日香火不断,从门外就可看到寺内香火缭绕的了,到寺内看看

筑于台阶之上的
大雄宝殿
白塔寺原地藏殿石雕地藏菩萨像移供于此,是白塔山唯一所存之佛像

一侧的观音殿

在大雄宝殿的两侧,摆有多个转经筒(?),
只不过是彩绘的
不像其他地方见到的转经筒,大多数是金色的、上有雕刻的
从法雨寺出来后,继续在盘山路上向上行,路遇叉路了,仍然选择向右拐即东行------逆时针转嘛
,
没走多远见到一个亭子,样子很奇特,细看原来是三角形的
东风亭
三角形的亭子少见
文昌宫
是供奉文曲星君之地,人们祈求降福、获取功名、秀才
咱虽已用不着祈求功名利禄,但上去看看也无妨
站在更高处的三星殿南望兰州,又是一番景象,只见多座桥梁跨越黄河,将兰州城的南北相连,像这样的黄河穿过城市,兰州是唯一
站在三星殿外,向西望去,一座白塔高耸,这就是白塔寺,此山也由此为名白塔山

将镜头拉近看看,这个白塔寺的全貌,真到了白塔寺那儿,也就无法观赏到这一景了
看上去,建在山巅平坦处的白塔寺规模不大,但有特点,不像寺院筑有围墙,而是四面建殿阁回廊
离开三星殿,继续西行,途经额书“云月寺”的精致牌楼。牌楼虽小只一开间,但彩绘斑斓
牌楼立处,是一石拱旱桥桥头。桥长十余米,桥上雕石为栏,青砖敷面,桥下有孔,拱形门洞,通往白塔寺后面、三星殿前的山道要从洞中穿过的
从三星殿下来,要到白塔寺去,必须穿过此桥洞,再沿山路西行到白塔寺
西行不远就到了白塔寺了。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1448)由镇守甘肃内监工刘永诚在白塔古刹遗址上重建,清康熙(1716-1722)甘肃巡抚兴修。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七级八面,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具有藏传佛教塔与中原密檐佛塔相结合的特征,各级每面均有砖雕佛像。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

由此寺院西门,进入白塔寺内
白塔寺院不大,高高的白塔位居寺中心,寺院四周有亭阁回廊相围,不像大多数寺院砖墙相围,显得格外通透灵巧

高高的白塔位居寺中心
白塔上有绿顶、下有圆基,塔身为七级八面,高约十七米,为实心砖塔
塔的每级每角均有翘起的砖刻小龙头,下系风铃,随风飘荡、清脆悦耳
白塔寺内有三宝-------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橡皮鼓、青铜钟同称镇山之宝,还有两碑
左图:橡皮鼓,相传元代末年一位印度僧人云游白塔山时所献,原物已毁于战火,此鼓为清朝后期仿制品
右图:青铜钟,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铸造,重153公斤,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庄重,声音宏亮
紫荆树
兰州不适于紫荆树生长,民间将当地生长的开淡紫色的文冠果称之为紫荆树
原树已枯,此树2013年补植

两碑
《岣嵝碑》(禹王碑),记述大禹治水的业绩
《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记》,记载重修白塔寺等的经过

围绕白塔转了一圈
传说,西藏萨迦派法王派高僧为代表去谒见成吉思汗,途经兰州时圆寂,建塔纪念
准提菩萨殿,位于寺的北面
准提菩萨殿的东西两侧有配殿,现东侧的配殿作小卖部了
这是从寺楼南面的入口进来的游人,正拾级而上,到白塔寺来

塔南有三大寺楼,这个寺楼下层还能进出,但上层已经有裂缝,游人得止步,不能入内了

遗憾,寺楼的顶层有危险不能进去,否则站在这白塔山的最高处,一揽无遗地俯瞰美丽的兰州市容,多好
现在只能在其旁边观赏了
不过,就是站在这筑于山颠之上又临河的寺楼旁边,观赏由兰天、白云、远山、高楼、黄河、绿树构筑的画面,已经是很享受的了

黄河沙滩上嬉耍的游人、黄河上
穿梭的游轮快艇羊皮筏子、马路上奔驰的汽车
生机勃勃

寺楼的基座上也裂缝显现,倒是白塔久经考验,毫无损伤
寺楼下层开放上层封闭,下层是白塔寺的南入口处,也可看作是白塔寺山门
现在真正的寺门设在寺院西侧(咱就是从西侧门入寺院的)
公园景观以白塔寺为界,分东西两片,西边的不打算去了,就从白塔寺楼正南的石级下山

从白塔寺南楼前长长的石级走下来,接着基本是一路下行了,轻松
要是在大门处选择从西边上山,则是一路陡坡向上,就费劲
东边上山,路长坡缓,不觉吃力,下山陡些没事了
在公园中路下行,虽山势陡峭,下行毕竟轻松些,发现下方又一“怪亭”,五个角的
五角亭
庆幸当初的路线
选择,若选择从这儿上山的话就累了
在五角亭的西侧有个殿-------三官殿,位于凤岭山悬崖峭壁上,始建于清康熙,嘉庆二十四年(1819)、道光六年(1826)修葺。1922年主持僧募捐重修,到2013年大修。自台阶进入四合院。正殿供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东侧院供奉菩萨、药王、财神、灵官
三官殿
殿门紧闭,不能进入四合院,不能游览里面的几个殿了
有点遗憾,继续下行,途经一亭,这个总算“正常”了,是常见的六角亭
六角亭
其实各种形式的亭子如三角亭、五角亭都是正常的,谁说亭子只有六个角的?
还有四角、八角的呢,世界万物本来就是多样的,怎能轻易地将别的亭子归为“另类”
是不是咱的思维方法有问题了

至于六角亭常建,也许跟风水周易什么的有关,这个咱也不懂噢
离开六角亭继续下行,一座精湛的建筑物呈现,雕花门窗、彩绘屋顶、围墙壁上布满精湛石刻图案
年轻人也勇敢,钻入瀑布里,紧贴浮雕墙,行走在狭窄的墙沿上

不像小孩子、年轻人,可“钻到”瀑布里玩耍拍照
就老老实实地站在飞瀑前留一张好了

转了一圈后,才知白塔山公园里的各建筑差不多都以亭榭回廊相连的
不用走山路,就在回廊里各处走走也很好,不用晒太阳、不怕雨水淋

来到大门前的第一个平台了,南望中山桥、黄河水、桥边的植物雕塑
尽管在山上已观赏了不少,但不同高度有不同的美,怎么瞧总是瞧不够的

走出大门,结束了兰州著名景点白塔山公园游览,即前往下一个游览点甘肃省博物馆,去亲眼目睹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旅游标志、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