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017-08-17 11:20:08)
标签:

敦煌鸣沙山

月牙泉

沙漠第一泉

沙漠泉水共存

旅游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全景
                                       摄于2017-7-17

    (接前)从莫高窟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后,即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去,这个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著称于世的奇妙景观就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有公交直达,在公交车站牌上说末班车是6点,可现在已经快4点了呀,不管了,去了再说(因在莫高窟耽搁时间多了,每次总是这样前松后紧的),上了车得知末班车是要到晚上11点,高兴之余,一再问几点?生怕听错,以至于“怎么这么不相信我?”司机不高兴了,其实也不是不相信,主要是对于没想到但又是期盼中的好事突然降临时的心态流露------就像中了头彩似的,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吧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可以玩到晚上11点了,这无论如何都已经足够的了,带着愉悦的心情下了车,直奔景区,途经出售各种与游玩该景区相关的像帽子、沙巾、鞋套等的小商铺,因要去爬鸣沙山的,防沙鞋套必须,原想到景区里再买好了,店主大声说10元一双,里面贵,要20元,想想也是,就在此买好算啦。

      景区面积有70多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景区有世界最大的金沙卧佛山---鸣沙山,沙动成响;有罕见的金字塔形沙丘链;有沙抱之中的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是游览的好地方啊,今天得好好畅游啦。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过景区大门后向里走(普通门票120元/人、优惠票条件各地一样)
大门入口处贴有告示,不能私自带一次性的鞋套入内(怕游人用完乱扔吧),可租用景区提供的,15元/双
咱都已经买好了,就赶紧将鞋套藏起来吧
(事后证明此决策不错----鞋套不仅便宜还牢固可带回家来继续使用,而租的在出景区大门时就得归还啦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途经敦煌民俗博物馆,未开门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在立于鸣月广场的标志物前留影
这样的标志物大门口也有,只是那儿要留影的人实在太多了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雄壮美观的鸣月广场牌坊
1994年建,仿唐宋古建筑,整体成“八卦”形,顶上是一对头喙相向展翅习飞翔的鸽子
两侧是两扇由中心向侧前延伸出去的屏风,匾额“鸣沙山月牙泉”为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牌坊立柱正中及背面是书法家沈鹏先生和知名人士汪济夫先生题写的诗句和牌匾

    走过了鸣月广场,鸣沙山近在眼前。鸣沙山的形成与其地形有关,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即莫高窟那儿),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则是戈壁和库姆塔格沙漠。当携带沙质较多的西风和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阻挡后,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奇怪的是不管风力是如何劲吹,鸣沙山却是“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而且千百年来无论有多少人登上去又滑下来,鸣沙山依旧巍然屹立,鸣沙之声仍然不绝于耳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前右侧是骆驼骑乘点之一,好大的规模,骆驼队就从这里出发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基本上是一个工作人员带着5头骆驼在沙漠上缓缓前行,让游人尽享新奇刺激乐趣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陆续返回的骆驼队,日复一日地继续他们的始而往返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咱不敢骑,只能大着胆子靠近他们一点,这样留个影作一纪念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向沙漠深处走去

    不留恋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咱还是先到月牙泉去吧。景区中有大路通月牙泉,但走大路得绕道,反正咱有防沙鞋套------就走沙漠捷径,省了一个大弧度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套上防沙靴子,从沙漠上直接走过去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在沙漠上没行走多少路,就与大路接上了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通往鸣沙山山脚的大路有水泥路,也有木栈道,咱就沿木栈道行走,为的是保护咱的鞋套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原以为沙漠地区灰黄一片,没想到景区挺关注绿化景观的,一路走去,大路两侧种了不少花花草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碧绿茂盛的美人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一大片紫红的叫不出名字的花儿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为提高景区的绿化景观质量,景区于2015年从新疆引进薰衣草,并培育栽种成功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路过登山区,游人像蚂蚁似的,散落在山坡上各处
有两条上山的路径,源源不断的游人正在攀登中

    想将登山放在最后,就径直到月牙泉去了。看到远处高高耸立的楼阁、绿树、泉水了,好多游人在那儿游览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这就是月牙泉了,沙漠包围中的一汪清水特别引人注目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号称天下第一泉的月牙泉
全国称天下第一泉的有很多,各有特色,这儿应是指“沙漠第一泉”吧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这儿曾经是水下,松散细粒沉积物构成的水平地层,由下而上细沙层与粘土质粉砂层交互
松散沉积物中含有树枝碎屑和贝壳碎片,圆柱形的“砂柱”---虫孔
上复砂质沉积物并不规则地陷入到下层泥质沉积物中
可说在不是很远的过去时代,这里还处在河流或湖泊中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这儿是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一边是高高的沙山、一边是弯弯的泉水
月牙泉的东西长近100米,南北宽约25米,水边有告示------水深小心
就这样沿着月牙泉边上一路走去,感觉好奇特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泉中水儿清,泉边芦苇碧绿,古老的月泉阁倒映在水面上
若不是沙山高立,谁能想到这儿是沙漠腹地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白色芦苇随风摇曳生姿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水中有芦苇,边缘也长满了绿色植物
沿月牙泉的栏杆边走边欣赏、绕到了另一侧时,发现沙山坡上有棵大大的柳树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泉古柳(旱柳)
栽植于1892年,至今已经有120多年历史,树干高3.14米、树周长2.86米
几经风雨、历经百年沧桑,树干心枯皮活,见证了鸣沙山月牙泉的变迁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边还有1900年种植的胡杨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坚韧顽强的胡杨精神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这棵高大的树是旱柳,栽植于1896年,树龄100多年
旱柳,又称左公柳,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树种
据记载,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栽植道柳
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佳话
为纪念这位引进树种的大臣,人们把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旱柳称之为“左公柳”

    来到了位于鸣沙山脚下、月牙泉南岸的鸣月阁,旧时的鸣月阁群始建于清代,文革中被毁,90年代初在原址上复建,总面积约3千多平方米。沿台阶拾级而上,来到高处平台,这儿设有洗手池,难得。“铁鱼吐甘露,游人净沙尘”,可惜的是月牙泉中咱没见到传说中的食之长生不老的铁背鱼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站在平台上俯瞰月牙泉,弯如新月的月牙泉一揽无余,泉水清澈如镜面,泉边芦苇围绕、罗布麻(七星草,保健中药)丛生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实在是奇怪,与月牙泉近在咫尺的鸣沙山,千百年来沙子居然不会下落到泉水中将之掩埋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可能是月牙泉的东北、西北的两个风口,当沙漠上的大风吹来进入风口后
在地形影响下形成不同方向风流,继而沿月牙泉周围山坡作离心上旋运动
把山坡下的沙子刮上山顶再抛向山峰另一侧,于是滑下的沙子又被送到四面的鸣沙山脊上

    回头看看鸣月阁建筑,仿唐古建筑布局对称,四周有回廊环绕,鸣月阁是最高一座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鸣月阁建筑布局对称,四周回廊环绕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泉阁
4层6方的仿唐木结构建筑,每一层都有回廊,翘檐斗拱,青瓦覆盖
里面有楼梯可通往第四层,当然游人是禁止上去的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匾额“听雷轩“为赵朴初题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本来这儿是观夕阳的最佳点,遗憾的是当天是阴天,好不容易看到太阳要钻出来了
可惜啊,最多只能欣赏这样的了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从回廊中下来,欣赏到立于地面上的敦煌特色的观音像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鸣月阁的这组仿唐古建筑,整体不饰彩绘青砖灰瓦的,和周围黄沙浑然一体

    游完鸣月阁,现在得去爬山了,登山之路就在离鸣月阁不远处,这时已经是晚上快8点了,可天色还是亮得很呢。这鸣沙山是以沙动成响而名,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人马践坠,经宿复初,沙随足落,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是敦煌八景之一,现在要登的只是其中的与月牙泉共生的一段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向登山路走去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从山下铺到坡顶的这条绳索小路,为的是便于游人登山,不至于在沙中下陷很多、费力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时间已晚,此时上山游人不多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前后一段均无人紧随,咱就慢慢向上走吧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还可时而回头拍一拍月牙泉、鸣月阁美景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有了这条绳索小路,好走多了,脚步快快的,没多会就追了上去
问题是前面有2个年轻姑娘老是要停下来大喘气,于是后面的人就得停步,当然也可从旁边超越过去
咱在后面鼓励走在前面的年轻姑娘,叫她们加油,千万不要停下来,否则会更不想走的了
只要慢一点,一步一步地走就是了,完全可以上去的
也许此话起点作用吧,她们坚持走了,大家也都缓缓向上了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终于顺利登上了坡顶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后面又有一队游人上来了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站在坡顶,好痛快
鸣沙山、月牙泉、鸣月阁、铁背鱼广场、鸣月广场尽收眼底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远眺鸣沙山的金字塔形沙丘,壮美!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拉近看看月牙泉,一泓碧水形如新月,落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黄沙里
沙漠清泉共存几千年,奇!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扭头再远眺另一个山峰,有几个游人行走在如刃山脊上,真担心他们会否跌落下来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在坡顶上欣赏兼休息后,继续向另一个更高的峰顶攀登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登上了这个高峰顶
好大的风,也许正是这好大的携带沙质的西北风
在这里受到山体阻挡后,风中的沙粒沉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站在最高处,视野更为开阔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可惜是阴天,若有太阳,阳光照射下的夏季鸣沙山会是金色一片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的金字塔形沙丘,罕见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沙漠泉水共存千年奇观,引来无数游人,不枉到此一游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再好的美景终究要别,该下山了,怎么下去?发现没人走绳索道下去的
原来下山的路到处都是,咱也大胆随意向下走,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完全不用担心下陷,轻松地向下滑走就是
耳旁不时传来连滚带爬的小孩子欢快的笑声
看着脚下的沙子不断地随之下滑,想不通这么多人的上下滑坡,沙峰顶怎么不会下塌?
经宿风一吹,怎会又会恢复原样?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已是晚上9点多了,景区里亮起了灯,还有游人源源不断地登山
穿着租来的橘红色防沙鞋套的这几个游客,走得较快,就不走绳索道了,打算从旁边越过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山上逗留的、继续向上的,星星点点撒满坡,不知贪玩到何时?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下山快得很,没花多少时间就到山下了,脱下了鞋套,还好好的呢,于是包了起来想带回家去,说不定何时还能派用场呢,接着一路轻松地向出口处走去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咱这次西北行是否也可算是其中一员了?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别致的路灯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晚上的敦煌民俗博物馆金碧辉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橱窗里陈列的是景区工作人员给游人拍的照片------游人可选自己满意的去加印

    出口处设有游人归还租用鞋套的点,还设有留取游人指纹的点,因门票在3日内有效,只是需在出去时留下指纹,以便次日可免费再来,不少游人为此排起了长队,等待仪器将指纹留下。咱不用还鞋套,也不会再来,不用留指纹,径直向外走就是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顺利坐上公交车返回,途经这座建筑,细看还是敦煌中学,够气派

    酒店离沙洲夜市不远,去看看有什么可吃的,光顾着玩,晚饭还未吃呢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夜市东西不少,有工艺品、各式小吃、土特产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咱买了些当地特产杏干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快11点了,还是如此热闹

    走到一排餐饮店,几家全是黄面驴肉面馆,听说这是敦煌特色小吃,就有意想尝尝,在主人热情招呼下到她的店内,点了她家自制的杏皮茶与黄面驴肉面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6元/碗,上盖薄薄几片驴肉,价格不去说了,就是驴肉没啥味
另外问为啥叫“黄面”?回答是“掺了小米”,竟信以为真了
(后来到了顺张黄面馆,吃了碗正宗的黄面驴肉面后,方知那天上当了
黄面是因加了一种碱性沙漠植物制成的水,呈碱性的水加入小麦粉中后,两者相互反应面粉就变黄的了
就像我们这儿的碱水棕似的,糯米变黄了并很香,哪儿是加入什么小米变黄的呀古丝绸之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顺张黄面馆的驴肉是另买的(单买面条也行),75元/斤(80元/斤?)
最低是3两起买,称多少算多少,因驴肉很干,买3、4两就端来一大盆,另加美味蘸酱一大碗
驴肉的量多味好,与面条合在一起的一碗黄面驴肉面价格并不贵
这家顺张黄面馆百年老店总算争气,为敦煌特色小吃黄面驴肉面正名了)

      回到酒店,入睡已是次日,次日任务是包了一辆车,跑一天,开始敦煌西线的雅丹、汉长城、玉门关、阳关、敦煌古城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