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故宫凤凰楼
摄于2014-8-17(下同)
(接前)参观完大政殿,西行致故宫中路,俗称“金銮殿”的盛京皇宫正殿------崇政殿,就位于中路前院,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并定崇政殿名。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朝会理政、接见外国使臣之处。清迁都北京后,皇帝东巡盛京祭陵礼成,亦于此举行隆重庆典。
崇政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

设于殿前东角上的日晷,也称“日规”,我国古代计时器
利用日光照射指针在晷盘上的投影标示时间
此日晷是乾隆十年(1745)增设,与嘉量相配象征国家统一

设于殿前西角的嘉量,我国古代计量器
此处嘉量及石亭是乾隆十年(1745)增设,象征江山万代、国家统一
崇政殿
全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前后是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
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

一般殿的廊柱都是圆形的,但崇政殿的廊柱却是方形的,少见

崇政殿前后出廊,并围以精致的石雕栏杆
与大政殿一样,游人不能入殿内参观,只能站在门口向里张望

殿内是全木结构,且雕刻非常精致,并绘以彩饰

正中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


圆形的两殿柱上,各有一整条的雕刻龙缭绕
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
顿现殿宇的帝王气魄
在崇政殿两侧有左右两个翊门,是平时进出殿后内延的通道

过此立翊门,就可到崇政殿的后面

过通道后,就是一个小院落
在院落北面正中、建于高台上的三层楼阁就是凤凰楼

凤凰楼
作为后宫的门户凤凰楼,建造在约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
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
位于崇政殿北面的这座凤凰楼,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是皇帝后妃便宴和读书之处。清迁都北京后,楼内曾收贮清代帝王像及御宝等,凤凰楼是清代沈阳城内最高建筑,“凤楼晓日”是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卫起兵开始,不论在哪儿都把生活区的“宫室”建在山地之上或半山坡上。这一是满人传统的生活习惯,二是便于在高处瞭望守卫。以至于到了平原沈阳后仍保留这风俗------人工堆砌高台,将“宫室”建于高台上。这种宫高殿低的格局与北京故宫正好相反。

传统生活习惯及便于瞭望守卫
宫室建于人工堆砌的青砖台基高台之上

高台周围环以2米高的围墙,与高台台基间形成巡逻更道
整个“宫室”似一座封闭的城堡
凤凰楼的下层为内宫门,是出入“宫室”的通道

沿凤凰楼前的十几级石阶拾级而上,来到筑于高台上的凤凰楼
站在内宫门前,仰望门上的“紫气东来”匾额
不由自主地即被感染------祥瑞降临噢

穿过凤凰楼下层的这作为出入内宫的通道,就入后宫室了

穿过凤凰楼下层的通道后,来到筑于高台上的后宫区域
后宫区域有不少建筑:
北面居中------清宁宫(中宫)
东侧由南向北-----衍庆宫(次东宫)、关雎宫(东宫)、东配宫
西侧由南向北------永福宫(次西宫)、麟趾宫(西宫)、西配宫
这些建筑与凤凰楼一样,都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于1636年定名
台上五宫----清宁宫为皇帝皇后的寝宫、其它一样大小的四个宫为各妃的寝宫
屋小一点的东、西配宫作他用
下面就开始一一瞧瞧吧

衍庆宫
亦称次东宫,是清太宗皇太极淑妃的寝宫

关雎宫
亦称东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宸妃海兰珠的寝宫
关雎宫居四配宫之首,仅次于中宫清宁宫

26岁嫁皇太极的海兰珠深得宠爱,崇德二年(1637)生皇子,皇太极颁诏大赦天下
子以母贵,该皇子几乎被立为太子,后夭折
玩具、摇篮等,是该皇子生活场景
房中这悬有的悠车,又称摇车、吊车,用桦树皮制成椭圆形,婴儿在悠车里

崇德六年(1641)海兰珠病逝,皇太极悲痛欲绝,亲自主持葬礼
追谥为“敏惠恭和元妃”
来到位于正中北面的清宁宫。清宁宫俗称中宫,是清太宗皇太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寝宫和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清迁都北京后,皇帝东巡盛京时仍循旧制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其建筑特色被视为满族传统住宅的典范,如“口袋房”、“万字炕”

清宁宫,俗称中宫
清宁宫的门不像汉族房门开在中间,而是偏于东次间开门,俗称“口袋房”
(满族房子一般三或五开间,门开在东次间,像口袋)
东稍间为暖阁(图右),分南北两室,均设火炕,为帝后居住之处
清宁宫外间于南、西、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炕”

游人正从开于东次间的门入清宁宫内参观

这西侧外间为清宁宫举办便宴、萨满祭祀之所
这是西侧外间的大铁锅

清宁宫外间于南、西、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炕”

满族尚西,神位、神龛用祭祀用器,就设于西炕上(图正中)
在清宁宫前,立有一高高的竿-----神竿

神竿,亦称索伦竿、还愿竿
宫中按满族萨满教习俗举行祭天典礼时使用
祭祀时在竿顶锡斗内放碎米、杂肉等喂“神鹊”(乌鸦),以示答谢天神之意

凤凰楼西侧北面,这间小一点的屋子是西配宫
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1643),是皇太极诸庶妃居住之所
乾隆朝以后皇帝东巡盛京于清宁宫祭祀时,曾在此制作糕、酒等供品
现里面是萨满祭祀展
萨满教是我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主张万物有灵的信仰和对自然、图腾、祖先的崇拜,其主要活动是“跳萨满”。萨满教认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界是众神所居的天;中界是人类和自然万物所在的人间;下界是亡灵和魔鬼居住的阴间。萨满就是那个能和上下界同时沟通的人,上求福荫、下求免灾。“跳萨满”就是为祭家消除灾祸、为病人祭神驱鬼、祈求生产丰收。
满族信奉萨满教,仪式复杂、庄严质朴,是满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祭神:是清宁宫大祭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朝祭、夕祭、背灯祭
祭天:清宁宫大祭翌日祭天,帝后对着神竿方向行礼,将神竿斗内放有杂肉、碎米
的神竿竖起,以示答谢天意
求福:祭神驱鬼、消灾去祸、祈求丰收
祭神、祭天、求福等祭祀活动都用猪作牺牲品,故叫“使唤猪祭”

神刀

萨满帽

桐木曲颈琵琶

从左至右依次为:红木素面拍板、素面凸棱拍板、檀木彩绘大拍板
(有点像说山东快板的)

祭祀时用的子孙绳、大银盘

祭祀时用的铁漏勺、中银盘、油葫芦

解食刀、铅桶
民间萨满祭祀尤其盛行祖先祭祀,跳神是民间萨满祭祀活动的核心内容,保持了萨满教的原始特征。
走出展室,到西侧的另二个宫看看

麟趾宫
亦称西宫,是清太宗皇太极贵妃娜木钟居住的寝宫
娜木钟是蒙古阿巴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太后,时称“多罗大福晋”。天聪九年(1635),林丹汗走死逃亡青海大草滩,其部众纷纷离散。囊囊太后率众归降后金,后被皇太极纳入宫中。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册封后妃时,因其地位尊贵,被封为西宫贵妃,居麟趾宫。娜木钟归嫁时,曾养育一蒙古女儿,后嫁给德参济王之子噶尔玛。崇德元年,贵妃生皇十一女,崇德六年,又生皇十一子,即后来的博穆博果尔亲王

麟趾宫里间为起居、梳妆和日常休息之所

外间为飨客、用膳和礼佛的场所
位于麟趾宫南面的就是永福宫

永福宫
亦称次西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庄妃博尔济特氏布木布泰的寝宫
庄妃为中宫皇后侄女、关雎宫宸妃之妹,13岁嫁给皇太极,1636年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继位为君的顺治皇帝

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尊谥)
聪慧美丽的庄妃,力佐太宗、世祖、圣祖三朝
每每在清初政治风云关键之际能审时度势、掌控大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出永福宫北望,看到在最北面地上立有一大烟囱,为适应围炕过火量大,保证烟火通畅;另满先民居住高寒地,冬冻春化,烟囱很容易倒塌,故将烟囱建于屋外地面上

从左至右:围墙、大烟囱,清宁宫
为保证烟火通畅,并为防春天化冻时倒塌
满族一般将大烟囱建于屋外地面上

在大烟囱处的北围墙外筑有石阶,下来就到后花园
游人若不从南面的凤凰楼登台上宫室,也可从这儿上台到宫室

我们仍从南面的凤凰楼下台基
观毕台上五宫后,继续游览中路的凤凰楼台下两侧建筑及后面的故宫御花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