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委书记坐公交,不必过度解读

(2014-10-12 13:51:48)
标签:

时政

公交

反腐

炒作

书记

分类: 原创评论

http://s2/mw690/001bh224ty6MKMK8n61f1&690

文/吉建军

9日上午,渭南新闻网官方微博称,有网友在公交站偶遇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正在等公交车,并配发徐新荣在公交站牌旁的照片。下午2点,徐新荣向华商报记者回应,称不是等公交。不过,渭南市委一工作人员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公车改革后,书记经常坐公交上下班。”(援引《新京报》9日报道)

这个事件的当事人——渭南市市委书记徐新荣,在网络的狂轰乱炸之下,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引发了一场口水战。一方面认为,徐书记坐公交,体现其亲民本色,也是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的典范,另一方则从另一面解读,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炒作事件。笔者认为,这个事件就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事件,根本不需要过度解读。

一个市委书记,上下班以公交车作为交通工具,根本就无可厚非,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也没有规定说市委书记不能坐,他在工作岗位上是市委书记,下了班就是普通市民,凭什么普通市民坐公交,就引发非议呢?那么,引发非议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别说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的一把手,都有自己的专门用车,领导干部挤公交,除了作秀,没有别的解释。事实上,这本是不正之风在普遍的状态下一种大众化的误读,按照我党的规定,公车不能用作私用的。根据这个原则,大部分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出行,都不能使用公车,而只能借助公共交通。所以,这是不正常状态下的正常解读,也就是说,市委书记坐公交车,本来是正常的,因为长期以来的不正常作为了常态,导致了这场舆论口水战。

其次,网上总有那么一批人,对于网上的任何信息,总是要以别样的眼光和角度来解读。具体到市委书记坐公交这件事情上,很多人根本没有进行冷静地分析,就打了鸡血似的认为这是一场炒作。事实上,近期骑自行车上下班、坐地铁上下班、坐公交上下班等各种领导亲民秀不断上演,直接把这个炒作话题炒滥了。渭南市市委书记就算是真要炒作,且不会在这个节点上,利用这个模式炒作。其次,真正的炒作是什么样的?笔者有幸做过几年记者,见识过几次类似的炒作。以公交车为例,一般来说,必然要交警开道,车上清场,媒体跟随,长枪短炮的闪光灯不断闪烁,最终还要在官方媒体上发一篇稿子。而纵观这件事情,没有媒体,没有警车开道,也没有聚光灯和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更没有清理现场乘客,用什么炒作呢?唯一一次拍照竟然是出自网友之手,这炒作,也太不专业了吧?

既不是炒作,也不涉及其他深层次的事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件:一个人在公交站牌等巴士,这再平常不过了。根据新闻的原则,正常人正常事,是最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非常人非常事,才是大的猛料。况且,这类事件在国外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之所以在国内还能炒作起来,说明民众还不适应践行群众路线之后的领导干部的新作风。

一旦了解了内情,这件事也就不是个事儿了。对于网络上一边倒赞扬的,没有那个必要,这很正常;对于过度解读,认为炒作的,你们也确实是过于浪费心机了。平常的心态看待就行了,明天都还要挤地铁挤公交上班呢,不必要在这件事情上纠结了,洗洗睡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