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抵制日货和数码相机
(2010-09-25 12:23:51)
标签:
转载 |
抵制日货,是一个比较难解的话题,记得很严重的一次,游行队伍把佳能等日本厂家的巨幅数码相机广告从电脑城上全部扯了下来。当时围观的群众可以说是水泄不通。
可是事后呢,还是一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其实抵制日货在中国仅仅是喊喊口号而已,很难行得通。
在韩国,抵制日货是不需要宣传的,这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还是从最有代表性的数码相机说起吧。
韩国可以说不需要选择,自己国内有三星,尽管三星不如众多的日本品牌,每次评测都没有好名次,但是这不妨碍韩国人选择三星,因为差距是存在,但是不大,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中国的朋友并没有很多的选择,不选日本的牌子,就只有柯达和三星,抵制没有实际的意义。大家也许会说还有明基、爱国者等国产品牌,是的,这话并不错,可是他们现在还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价格没有太大的优势。可以说国内的数码相机市场是日本的相机一统天下,品牌众多,技术高度垄断,价格极有冲击力。
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企业几乎无法抵挡,哪怕你再怎么喊抵制日货,还是会去买日本的数码相机。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先看看日本数码相机的历史吧。
首先在70年代初的电子杂志上,看到数码相机的新闻,那时存储的介质是磁盘,分辨率也相当低,几乎没有什么实用或者说民用价值。
真正开始民用化,是从2000年,日系相机以80万像素-130万像素-200万像素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门被打开了,这个时候,日本的数码相机行业是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它们还可以坚持。这个时候柯达和三星也有同级别的数码相机出现,差距不大。
大约2001年前后,中国的联想等企业推出数码相机,200万像素的比较多,但是技术上并无明显优势,因为除了外壳,几乎全部都是进口的。习惯于OEM的中国企业在没有任何技术储备的情况下,进军数码相机行业。
2003年前后,国产的数码相机被彻底击败,退出市场,日系相机以500万像素为主流控制了市场。柯达和三星紧紧跟随。
2005年前后,日系数码相机技术更新暂时减缓,企业开始在数码相机上盈利。市场经过洗牌,美能达等品牌消失。柯达和三星与日系相机持续抗衡。
从上面的竞争可以看出,从一开始,中国的国产数码相机就处于劣势,几乎从镜头到CCD都依赖于进口,几乎无任何的技术研发,而日系相机中最有代表性的低端相机佳能A95控制市场达到2年之久,里面的专利技术有100多项,这样的不平衡,决定了市场的成败。
在传统相机行业,国内的厂家海鸥和凤凰还有一席竞争之地,但是在数码相机行业,国内的厂家全部溃败。
这个情形下,抵制日货,抵制日本的数码相机有意义吗?当然是不可能作到的。无论你怎么宣传,怎么动员,老百姓也不会领会,即使买柯达和三星也一样失去抵制的意义。
国货要自强,这才是根本出路。
在目前的形势下,更需要国内的厂商去努力,去创新。
在失去基本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数码相机行业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出路的。
这里讲一些基本的思路:
1、通过改进摄像头的CMOS,生产低档的数码相机,像素达到300万,就可以满足一般成像的要求,镜头买不到自动变焦的,那可以用手调焦的镜头,类似摄像头那样,变焦达到三倍。后置的LCD屏幕2寸就可以了,电池采用5号电池,菜单全部中文化,如果能生产出这样的低端相机,价格控制在500元以下,那足以占领很多的低端市场(包括民工、学生、儿童和农村市场)。
2、通过与传统相机行业合作,生产出单反数码相机,在传统数码相机的基础上稍做改进。数码方面的功能少一些,但是单反镜头不弱,虽然是手调节,没有超声波对焦,但是通过单反一样可以对焦,这样的单反相机如果控制在3000元以下,完全可以抢回一部分市场。
3、生产专门用于翻拍资料的数码相机,4LED或者8LED闪光灯提供均匀的光线,体积超小便携,手动调焦或者20CM内免对焦,大容量存储,相信会受到很多的学生和资料管理员的欢迎。
4、生产2.4G的无线数码相机,满足监控的需要,数码相机只有出门旅游才有用,平时几乎连摆设都不是,如果有无线功能,或者支持无线上网功能,将大大拓展它的应用空间。白天上班就可以监控家庭的安全和小孩的状态,相信会受到上班族的欢迎。
5、生产双闪光灯数码相机,可以改善光线的均匀性,提高成像质量。
7、生产出立体数码相机,实际上仅仅是双镜头数码相机而已,双镜头连动是一个关键,这个时候变焦相机可能已经不合适了,如何实现双镜头的变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然双CCD的应用也会是成本上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成像设备目前还不多,局限于LCD立体眼镜,目前像素300万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生产立体成像眼镜一起出售也是一个好办法。也可以生产相应的电视或者液晶显示器立体成像附属装置一起出售。
6、生产出立体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规格640*480已经可以满足一般DV的制作要求,如果配合这个相机成立立体摄像网站,提供制作软件和丰富的立体小电影素材,相信会掀起一股立体电影的热潮。
其实这些不是什么山寨设想,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摆在中国数码相机行业面前的现实非常严峻,如果不努力,将彻底失去这个市场,这个时候技术应该提高到相当高的位置,过去那种靠低劳动力带来的低价格已经无法取胜,出奇制胜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等中国的数码相机行业站起来的时候,抵制日货将会是一句不需要多喊的口号,如同现在的彩电一样,过去日本彩电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