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回顾:1970年代美国与欧佩克的金融博弈

(2009-09-07 07:47:48)
标签:

经济

欧佩克

博弈

黄金价格

布雷顿

美国

财经

历史回顾:1970年代美国与欧佩克的金融博弈

(徐洪才,摘自《大国金融方略》)

 

   在1971年以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制约下,1盎司黄金一直保持等于35美元的固定价格比率。欧佩克组织成员国统一行动,让石油涨价,石油价格由1973年的3美元1桶,一口气涨到了1982年的30美元1桶,石油价格增长大约10倍。如果假定石油产量不变,理论上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美元收入也增长了10倍。

    但是,美国主导了全球金融市场走势,1973年尼克松彻底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地浮动,结果到1982年,黄金价格上涨到420美元1盎司,价格上涨12倍;黄金价格是以美元计价的,将“分子”与“分母”颠倒一下,实际上这就意味着美元贬值12倍,贬值幅度超过了石油涨价幅度,比之多了两倍。看来,“乌龟和兔子赛跑”,还是兔子跑得快。

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图4–2:国际石油价格历史走势图

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图4–3:国际黄金价格历史走势图

    在这种战略博弈中,美国不仅没有吃亏,反而占了很大便宜。如果再考虑美作为国际货币,享有铸币税特权,美国无异于在做无本生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