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处楚国司马彤宋体《资治通鉴》文化 |
分类: 读书读史 |
根据《晋书》和《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父亲是吴国大将周舫,周舫死的早,周处仗自己是功臣之后,又臂力过人,所以嗜酒使气为害乡邻。是当时典型的“富二代”。
义兴人把山中的白虎、水中的孽蛟与周处并称“三害”,有人激说周处,周处入山除了白虎,又入水除了恶蛟,与恶蛟捕斗了三天三夜,人们都以为他死了就互相庆贺。他回来后,看到人们这样“始知人患已之甚”。于是找到当时的名人陆云:“欲自修改,而身已蹉跎,恐将无及。”陆云告诉他,只要下决心就永远也不晚,并把他收为弟子,于是周处开始学习,后著有《默语》、《风土记》、《吴书》等书而且“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周处归晋,晋朝君臣都知周处不仅才兼文武,而且刚直不阿。他被提拔为新平太守,新平地处西陲,与氐、羌等少数民族接壤,经常发生战乱,周处很有一套办法,到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抚和戎狄”,使得与晋朝对立的氐、羌等少数民族归附晋朝。接着他又被调任广汉太守,当时此地政令混乱,民多冤情,有地案子三十年还未处理,周处到任后,经过多方明察暗访“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由于他文武双全,办事干练,很得司马炎的赏识。就调他为楚国内史,此处“久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周处到任后,精心治理,敦以教义,又检无主尸骨在野收敛,因而深得楚地民心,楚国大治后,他被调到皇帝身边当了散骑常待。梁王司马彤是皇帝的儿子,犯了法,周处一点也不讲情面,竟然“深文案之”。由此被司马彤怀恨在心。
晋惠帝时,秦、雍一带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共立氐族豪帅齐万年为帝。晋朝任梁王司马彤为征西大将军,他请求皇帝任周处建威将军即先锋官,当时朝廷内部许多大臣反对周处去,因为很显然这是阴谋,去了,司马彤必然会害死周处。可司马彤是皇亲,晋惠帝又非常昏庸,淫悍的贾后掌管一切,所以大臣们的意见不被采纳。周处也知道去则必死,有大臣劝他,以“家有老母”为由就别去了,他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两军对垒,齐万年有七万军马,而司马彤只给周处五千人马,逼他孤军进击,周处说:“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但司马彤不仅不听,而且在周处的五千人马未用饭的情况下,“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周处领兵勇敢地冲入比自己多十倍敌军中,从早到晚,弦绝矢尽,主帅司马彤也不前来救援,最后力竭壮烈地死在战场上。就这样文武兼备的忠节之士周处被害死了,而皇亲司马彤未加任何处置。
当时才名盖世的潘岳作诗赞曰:“周殉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