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语言》后记

(2007-01-08 03:58:27)
分类: 影视论文
 
 
 
 
                 后 记
 
 
 
    将最后一个字敲完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很久了。许多年以来,我都是一个昼伏夜作的动物,半夜两三点卧,上午十点前后起,在黑暗中睡去,在刺目的光芒中醒来,几乎没有见过日出。所以,得先感谢这本书,它让我重新看到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全过程。
    此刻,明亮而灼热的阳光已经是2003年7月12日上午的阳光。12年前的此刻,我就是顶着这束同样明亮而灼热的阳光,走进了当时还远在长安的西安美术学院,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今年是中国的羊年,是我的“本命年”,正和我12年前的本命年一样。只是当年那只年轻的羊已经再发不出稚嫩的咩咩,而多了些“老羊伏枥”的落寞。急急地把这本书在这个日子赶完,也许是内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期愿,想在这一天给自己一个礼物,给早生的华发一个说法,也给已经过去的12年一个交代。
    但过去的日子毕竟已给了我很多。就像在把讲义编写为这本教材的过程中,它们就帮我形成了提出问题的角度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口吻,也就让这本教材有了一班假想的对象。因为要面对的是这些假想的对象,书中也就去除掉了过多的理论概括,而力图从自己对影视的直接感受出发,让影视语言成为亲近、平易和可以触摸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早年那段影视批评的实践和多年的编剧经历也给了我颇多稗益。希望本书能对读者认识影视、从语言的角度解读影视作品以及从事影视创作活动有所帮助。囿于时间的限定,本书中必定还有一些遗憾或“生硬”的地方,也有个别观点可能存在我个人认识上的偏颇。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也请读者指正并见谅。
    借这本书向我当年的授业老师薛迪之、高尔纯、刘建勋、张孝评先生和亦师亦友的张阿利、党昊先生,以及曾短期受课的周传基、郑定宇先生表示敬意;对电影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学长的鞭策表示谢意。还要对西安美院教学职能方面的有关领导王胜利、赵健等先生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叶鑫同学在本书片例分析及图例采集方面给予的鼎力襄助,以及责任编辑的敦促和支持深表谢忱。此外,本书中作为感性教学材料援引的一些见证电影发展史的相关图片资料,因其传播环节的曲折而难以逆索源头,故未对原作者及各流域的出版者一一具名,谨藉此致以深深的谢意和歉意。
    最后还想希望电影能像此刻的太阳:让人怀旧,但依然灼热。 
                         作者2003年7月12日记于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日清晨
后一篇:扇风点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