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只老虎
一只老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51
  • 关注人气: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头伏饺子二伏面

(2012-07-18 12:41:42)
标签:

头伏

饺子

文化

分类: 思想者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汉书·东方朔传》中载:“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请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日:‘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这一节虽然意在表现东方朔的机智与幽默,但却反映了西汉人已把伏日当作一个重大的节令加以庆祝。伏天可吃的时新很多,清顾禄《清嘉录》中说:“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伏天太热,一般人便要寻找凉处生活,所以人们都把手头活儿放下,包括农夫在内,甚至是母鸡在这一期间也甚少产卵,因此有“歇伏”之说。平民百姓歇伏就在家里,但生活方式却悠闲得多,哪凉快去哪里,谓之“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中云:“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或规掉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谢。随意留连,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署计者,白堤青舫,争相斗曲,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或招育女慧男,弹唱新声绮调;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盖此时铄石流金,无可消遣,借乘凉为行乐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