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走出软件作坊》谈部门管理工作体会(一)

标签:
走出软件作坊管理学习it |
分类: 虎眼看互联 |
第一章
1.1
我们先一起分享一个小故事:
假使你在深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他为了锯一棵树已辛苦的工作了5个小时,筋疲力尽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
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必须认识到磨刀的重要性,《走出软件作坊》的作者提出“向时间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率,向技术要效率”来解决这个问题。
1.2
走出软件作坊的作者是从时间、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来解决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的。大家一起来分享那些可结合我们日常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1.2.1 时间的有效管理 - 怎样将自己的时间挤出来
1、
2、
(1)事必躬亲,可能会欲速则不达,员工闲死自己累死;
(2)授人以渔,在做事的方法上下功夫指导,一次做不好那就继续指导,重复指导,功夫到了也就明白了。
3、
4、
5、
6、
只要不影响任务目标,完成关键因素的关键点,不必花成本和代价去追求完美
7、
现在的工作日报系统,可以实现每天的工作记录还方便查询,流水账一样有效率。
8、
9、
每件事都要问一下目的是什么
10、
做事抓重点,一大堆问题,关注前三个主要问题
11、
衡量的尺度看是否会影响核心目标,不重要的事情不紧急。
表1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
究竟什么占据了人们的时间?这是一个经常令人困惑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12、
(1)
(2)
(3)
1.2.2 向管理要效率
作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最起码需要掌握管理的五个要点:需求、进度、质量、报告、平衡。不但要掌握,还要经常性的关注这些问题,同时形成自己的一套与之配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应用到自己或者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
《走出软件作坊》定义了研发经理的四套马车
图1 研发经理的四套马车
这种部门组织结构是一种高效的体现。我们借鉴来用于定义产品部的组织结构是很有好处的,如表2所示产品部组织结构矩阵。
2、
一支正规军需要好的氛围和好的人才,更需要灵魂,团队文化就是队伍的灵魂。打造一只正规军,团队文化非常重要,团队文化建设的如何,和领头人关系非常大。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话尤为合适: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把心拿出来燃烧,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这种彻底付出的居心和勇气,有彻底付出的坚定的理由。
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团队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性格,团队的文化就是团队的经理的性格。
作为中层管理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管理是最不能照搬的,只要达到管理者的目标就好了,这样才最有利于提高效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高效的团队文化建设有指导意义。
表2 团队文化建设规划表
序号 |
概要内容 |
分类 |
细节说明 |
1 |
抓大放小,搭台为别人唱戏 |
管理者管理原则 |
管理者要擅于提供引导目标,提供经验遇到问题让员工自己发挥 |
2 |
师傅带徒弟 |
管理者管理原则 |
每一个新人都指定一个合适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加强团队的凝聚力、配合性、归属感。 |
3 |
朝九晚五,不鼓励加班 |
管理者管理原则 |
完成任务目标为主,加班自由 |
4 |
搞好环境,整好形象 |
管理者管理原则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定期打扫环境卫生,打造良好工作环境 |
5 |
鼓励创新 |
管理者管理原则 |
创新是生产力,对创新进行有效的激励,建立激励制度 |
6 |
工作要有责任心 |
员工的素质 |
员工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工作的责任心 |
7 |
人的年龄和工作经验要拉开距离 |
员工的素质 |
年龄和工作经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
8 |
技术第二EQ第一 |
员工的素质 |
为人,可持续技术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成长能力 |
9 |
专业发展,流程协作 |
员工的素质 |
术业专攻,团队合作 |
10 |
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发展 |
员工的素质 |
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进行内部培训,管理者和员工定期面谈,交流想法和讨论下一步目标 |
1.2.3 向技术要效率
(一)技术的原则问题:
1、我们只使用最合适的技术,我们不让客户为不需要的技术买单;
2、不允许团队开发出现未获得认可的技术,也不允许团队使用最新的技术;
(二)技术的影响因素
1、
2、
3、
4、
图2 技术的分类
我们了解一下哪些管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下表所示:
表3 高效率的管理技术
序号 |
工作可提高效率的通用技术描述 |
技术分类 |
1 |
文字处理工具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 |
管理工具 |
2 |
项目管理工具 visio、project、WBS工具 |
管理工具 |
3 |
人员责任矩阵 |
管理方法 |
4 |
项目管理网络图 |
管理方法 |
5 |
CMM模型 |
管理方法 |
6 |
敏捷开发 |
管理方法 |
7 |
IBM |
开发管理工具 |
8 |
Cvs |
管理工具 |
9 |
TestTrack |
bug管理工具 |
这些管理技术有很多,但是任何管理技术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